孩子幫忙做家務,父母別忙著拒絕:運用放飛效應,培養優秀的孩子

2024-06-03     玉兒     反饋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凡孩子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夠想的,你應讓他自己想;你要孩子怎樣做,就應當讓孩子在適當的環境內得到相當的學習;鼓勵孩子去發現自己的世界;積極的鼓勵,勝於消極的制裁;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

獨身子女長大的這一代父母,普遍做家務的能力不是很好。因此當他們為人父母之後,就會比他們的父輩更加注意培養孩子的做家務的能力。但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般就會不認同孩子去做家務。

爺爺奶奶對於孫輩有著天然的隔輩親現象。正如順口溜所說的:「牽著行走怕摔倒,扶著站立怕累了,抱在懷裡怕壓疼,捧在手裡怕捏壞」。長輩的過度照顧和過度保護,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是不利的。

孩子最明顯的問題是缺乏獨立社會生活能力,具體表現為缺乏人際交往能力,缺乏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缺乏在社會環境中應變的能力等。

我國近年來離婚率逐年上升,離婚原因里有一個惹人注目——家務分配問題導致婚姻危機。簡單地說,部分小夫妻因為家裡誰做家務這樣的問題,導致夫妻感情不合而離婚。

20多歲的小年輕不會做家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前一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講的是:一位媽媽為正在上大學的孩子找保姆幫忙洗衣服。

上過大學的人都懂,大學宿舍里現在洗衣服其實很方便的。如果實在不會洗衣服,洗衣服的投幣洗衣機也可以派上用場。實在不必像這位媽媽這樣大費周章給上大學的孩子找保姆。

父母的過度照顧和過度保護,已經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了。

這個問題的根源是父母的不願意放手,總想將孩子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願給孩子一雙翅膀,去鼓勵孩子去發現自己的世界。

孩子一歲時,想要和我們一起在廚房裡摘菜葉。作為父母,我們嫌棄孩子葉子和草不分,弄得亂七八糟,扔得到處都是。

孩子兩歲時,他邁著蹣跚的步子,拿著比自己高的掃把,歪歪扭扭地掃地。我們看見了會大喊一聲:「誒,危險,乖乖,這不是你玩的玩具,快放下。」

孩子三歲時,他想要幫我們分筷子、分勺子和擦桌子。我們出於種種顧慮,還是會叫孩子:「快放下,媽媽來。」

孩子十歲時,他想給你炒個雞蛋。你心裡想著開火太危險了,連連拒絕孩子。

孩子十一歲時,有一天心血來潮洗次碗,摔了兩個盤子。你開玩笑地說:「這洗碗的代價有點高。」

……

漸漸地,你發現你的孩子已經對做家務沒有任何興趣了。越長大越會躲懶,這是偶爾你嘴裡冒出來的詞。孩子聽到了只是翻了個白眼。

有個信鴿比賽屢屢獲獎的鴿主,曾經分享教訓鴿的訣竅。他說:鴿子的品種固然重要,但是品種再優良的信鴿,如果關在籠子裡,只能長成食用的肉鴿;在家前宅後飛來飛去的鴿子,只能算是不會丟失的家鴿。

訓練信鴿,一定要有一個由近到遠的放飛訓練計劃,先在鄰近地區放飛,然後再想方設法擴大放飛的範圍。有一次,他的一位親戚到海南島出差,就托親戚帶上精心訓練的信鴿到海南島放飛。他感慨地說,放飛確實有風險,但是不經過放飛訓練的信鴿,不可能成為獲獎的信鴿。

他的一番經驗之談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科學運用「放飛效應」可以訓練出優良的信鴿。這個道理也適用於家庭教育。要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同樣應該採取「放飛」的教育措施,給孩子堅強的「翅膀」。

首先,要有計劃性。

孩子3歲以後,就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孩子自主、自理、自立能力。

在培養孩子生活自理方面,從指導孩子整理書包,上學和放學自己背書包,整理自己「小天地」開始,有計劃地培養孩子洗手帕、洗頭、洗澡,學會擇菜、燒煮簡單食物、洗自己內衣等技能。

在培養孩子自我保護能力方面,從記住自己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工作單位、電話號碼,會打公用電話開始,有計劃地指導孩子知道行走交通規則,安全過馬路,遇到意外情況會向成人求助,懂得衛生和健康有關知識,注意飲食衛生,學會常見病預防等知識技能。

在培養孩子克服困難方面,從培養孩子不偷懶,遇到困難不哭開始,有計劃地指導孩子遇到生活中困難時學著嘗試解決,遇到學習上困難時儘量自己解決,遇到活動中困難時,學會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從而,使孩子具有較強的獨立自主生活、學習和活動能力。

其次,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孩子一歲時,想要和我們一起在廚房裡摘菜葉。作為父母,我們要引導孩子認識葉子和草,就算孩子弄得亂七八糟,扔得到處都是。我們也給予孩子體驗和試錯的機會。

孩子兩歲時,他邁著蹣跚的步子,拿著比自己高的掃把,歪歪扭扭地掃地。我們需要提供小一號的掃把給孩子使用。市場上一般都可以購買到兒童掃把和畚斗。

孩子三歲時,他想要幫我們分筷子、分勺子和擦桌子。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給予鼓勵,等孩子需要幫助時再出手。在此之前,請忍住別插手。

孩子十歲時,他想給你炒個雞蛋。你心裡擔心開火太危險了,可以在一旁保護著。隨時應對意外情況。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請相信孩子可以的。

孩子十一歲時,有一天心血來潮洗次碗,摔了兩個盤子。你可以說:「沒事的,碎碎平安。剛好這盤子也該換了」。

……

當你轉換自己的思維和視角,將收穫一個不一樣的孩子。

玉兒 • 11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180次觀看
玉兒 • 370次觀看
玉兒 • 2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
玉兒 • 10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76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14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12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8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0次觀看
玉兒 • 20次觀看
玉兒 • 10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