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男子脂肪肝去世,醫生嘆息:把3樣當零食吃,肝臟好也扛不住

2025-03-21     武巧輝     反饋

57歲的陳先生今年已經3次住院了,然而誰也沒想到他沒能熬過這個冬天。

其實早在3年前,他就因為一次體檢,被查出脂肪肝,加上他的體型肥胖,當時醫生就建議一定要注意飲食運動,但他卻以為脂肪肝又不是啥大病,於是也沒有太重視。

加上沒有人監督,生活習慣就更加沒有節制了,結果病情不斷惡化,最終發展到控制不了的地步,最後一次暈倒住院後,在病床上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其實,脂肪肝的危害,被很多人低估了。

密西根大學內科醫學博士伊莉莎白-斯派利特斯曾說過:

「脂肪肝被錯誤地認為是良性的,但有數據表明,它是一種代謝異常,可導致肝臟受損,並與其他非肝臟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相關,甚至是死亡。」

一、脂肪肝,放任不管真要命!

近年來脂肪肝的確診率是越來越高,《柳葉刀》也曾發布過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確診病例數超過了2億。其中,1.2億屬於非酒精性脂肪肝,尤其是40歲以上的男性,是脂肪肝的高風險人群。

雖然脂肪肝確診率很高,但大部分人對於脂肪肝的認知還比較少,甚至有些人以為,脂肪肝是輕微病症,不需要干預,事實真是這樣嗎?

脂肪肝根據不同肝細胞脂肪變程度,可以分為輕(5%~32%)、中(33%~65%)、重度(66%以上)。

早期脂肪肝可能只是讓肝臟單純變胖,但隨著肝細胞持續受損,可能會發展出炎症,也就是脂肪性肝炎,如果還不重視,隨著病情不斷惡化,可能會出現肝纖維化或者肝硬化,甚至還可能導致肝癌。

此外,一篇由我國知名醫療機構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的的研究,通過脂肪肝患者和正常人對照組,這6.3萬人進行長達10餘年的長期隨訪發現,45歲前患脂肪肝的人,10年後整體患癌風險最高,上升了52%。

而且河南省人民醫院的一項研究還發現,肝臟脂肪含量超過8.65%時,出現高血壓的風險也越大。

除了高血壓,脂肪肝還和很多慢性病有關,來自日本發布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亞洲子刊上的研究,就發現脂肪肝和心衰、房顫風險高度相關

另外,歐美多項研究也發現了脂肪肝患者出心血管風險更高

二、這5個傷肝習慣很多人都有!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肝病患者預計超過7億,而其中我國就占4億多,而每年預計有200萬人因肝病而離世。肝臟雖然功能強大,但受損後往往很難恢復,而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可能就是兇手。

1、不規則進食

三餐不定時,要麼集中吃一餐,要麼夜間再加餐,然而這樣的進食習慣其實會導致脂肪合成增加,加大肥胖風險,而且規律進食,咀嚼充分的情況下,可以更好的達到飽食效應,減少進食慾望。

2、缺乏鍛鍊

鍛鍊是身體脂肪消耗的重要方式,經常久坐不運動,身體多餘的能量得不到消耗,就會轉化為脂肪,儲存在人體內,或者向肝臟轉移,也會增加脂肪肝風險。

3、酗酒

人體攝入的酒精其實都是肝臟分解代謝的,當大量飲酒後,肝細胞的工作負擔就會加重,無暇身體脂肪分解與代謝,肝臟的脂肪也會越積越多,引發酒精性脂肪肝。

4、吸煙

吸煙是誘發多種健康問題的致病因素,根據研究發現,吸煙會抑制脂蛋白酶的活性,不利於甘油三酯指標穩定,影響脂肪代謝,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險。

5、不健康飲食

比如很多人喜歡吃油炸食品,口感雖好,但吃多了也會增加體內油脂含量,增加脂肪堆積速度,而且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也會加劇肝臟炎症反應,傷肝。

另外也是人們重度依賴品,隨著攝入的糖分超標,這部分能量也會慢慢轉化為脂肪存儲起來,並堆積成脂肪肝。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