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豬油等於五副藥?豬油是心血管疾病的加速劑嗎?告訴您答案

2025-03-21     武巧輝     反饋

71歲的陳大爺身體還可以,退休後生活一直過得很自在。

最近一段時間,陳大爺都特喜歡去豬肉鋪買一些肥肉,回家自己熬豬油。熬好的豬油用來炒菜,特別香,尤其是豬油炒飯,總是忍不住多吃一碗。

有次,鄰居也聞到香味,忙詢問陳大爺做什麼好吃的。

「就是普通的豬油炒飯,是挺香的。」

「豬油炒飯?這豬油可不行啊,網上說豬油富含飽和脂肪酸,長期吃可是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還是少吃比較好啊!」

「那些文章都是唬人的,哪有那麼多毛病,你看我常年吃豬油,現在不還好好的。」

兩人就這樣不歡而散。

豬油的確很香,就連豬油副產品豬油渣也很美味,但豬油真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嗎?

一、豬油為何沒落?

《2021年中國食用豬油市場調研報告》指出,我國豬油的每年人均消費量已不足1kg,因成本高,大豆油正逐漸成為食用油性價比之選。也許豬油性價比不高是它沒落的原因,那麼豬油富含飽和脂肪酸,更是讓它的境遇雪上加霜。

1950年代,美國生物學博士安塞爾•基斯提出「脂肪假說」:攝入過量飽和脂肪酸會提高膽固醇水平,導致心臟病發生。

為了驗證假說,他從22個國家中選出剛好能支撐「脂肪假說」的7個國家的數據,然後就順理成章的得出他想要的結論。在到中國時,普及率高的豬油因富含飽和脂肪酸,就成為了「背鍋」對象。

而恰巧在21世紀,我國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正持續走高,大眾就更相信「豬油有害論」。也是從那時起,中國大地上,用植物油來代替豬油的場面,就持續上演了。

二、吃豬油,是「寶藏」還是「負擔」?

英國BBC的一則關於豬油的研究報道曾介紹,科學家對1000多種食材的營養成分進行分析和評估,發現豬油竟然排到了第八。

豬油的確是成分構成相對豐富的食品。豬油富含脂肪酸,還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胡蘿蔔素等營養元素,而且一勺豬油的維生素D甚至僅次於魚肝油!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可以保護眼睛,預防乾眼症或夜盲症等。

此外,豬油很香,開胃效果十足,而且就算豬油油膩,但進入大腸後還能潤滑腸道。

而2023年4月發表在《Current Problems in Cardiology》上的一則研究,通過對15242名65歲以上中國老人進行橫斷面分析,以此評估不同類型烹飪油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與用豬油等動物油脂的老人相比,用植物油的老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高出1.71倍。研究認為,於中國老人而言,用豬油等動物油脂烹飪可能更能保護心血健康。

難道我們真的錯怪豬油了?

100g豬油中膽固醇含量95mg,維生素E0.6g,維生素D2.5μg,鋅和硒0.11mg和0.2μg,除此之外,基本都是脂肪,尤其是大量的飽和脂肪。

脂肪分為飽和和不飽和兩種,飽和脂肪酸已被歸類到不健康範疇,與心血管疾病、肥胖關聯較大。長期食用豬油,會導致血液中脂肪含量上升。

有大量研究發現,攝入過量飽和脂肪酸會提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水平,從而提高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風險。

目前,越來越多心血管相關的指南以及專家共識,都建議限制飽和脂肪攝入,一般每日飽和脂肪酸所提供熱量不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0%即可。

所以,大家也不用談豬油色變,只要合理控制攝入量,就能兼顧美味的健康。

三、2個關於豬油的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豬油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但近些年豬油卻頻頻陷入輿論風波中,而關於豬油的兩個真相,你是否又清楚呢?

1、一勺豬油等於五服藥?

假的,油好與不好要看脂肪酸種類,豬油等動物油脂中飽和脂肪酸較多。攝入較多飽和脂肪酸會導致甘油三酯、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升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2、吃豬油可以解河豚毒?

假的,豬油主要由豬脂肪煉製出來的,雖成分複雜,但所有成分中,並沒有哪一種成分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可以拮抗河豚毒素,自然就沒有所謂的解毒功效。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