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剛過完自己70歲的生日,但他也發現自己身體似乎進入了另一個狀態……
以前,自己總會精神抖擻的和朋友去下棋或者打太極,現在走幾步就會氣喘,記憶力也明顯下降了許多。比如昨天,自己明明記得把老花鏡放在書桌上,今早卻一直找不到。
這些變化讓張大爺爺很不是滋味,他害怕習慣性健忘,害怕自己真的老了,害怕自己不中用了,70歲就很老了嗎?

一、70歲後,身體全面進入「衰老期」
2022年6月,《自然》雜誌上一項來自劍橋大學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研究團隊對10名年齡從0到81歲的受試者的造血幹細胞進行了測序,分析了3579個血液幹細胞的基因組數據。
結果顯示,70歲後,人體造血幹細胞的克隆多樣性急劇下降,血細胞來源從數萬個減少到僅10-20個,導致正常血細胞生成受阻,衰老相關疾病風險顯著增加918。
這一發現解釋了為何70歲後身體功能會突然衰退,為延緩衰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圖源自網絡
這一變化也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患上與衰老相關的疾病,而《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的一項調查進一步也印證了這一現象。
該研究對國內10個地區的近10萬名老年人進行了長達10年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70歲後老年人最常面臨的三大健康威脅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呼吸系統疾病。
其中,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最高,占比達49.7%,主要與老年人血管功能衰退和血管硬化密切相關。這些發現為理解老年健康風險提供了重要依據。

二、變老的表現,從睡覺開始!
衰老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自然過程,但它並非只體現在皺紋和白髮上。事實上,衰老的「信號」往往從我們最熟悉的日常行為——睡眠中悄然顯現。睡眠不僅是身體修復的關鍵時刻,也是反映健康狀況的一面鏡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模式的變化往往標誌著變老的進程,如果你一個都不占,恭喜你還年輕!
1、睡眠時長減少
《美國睡眠醫學會》相關數據指出,嬰幼兒所需睡眠時長最長,而隨著年齡增長,人類睡眠時長會不斷減少。
另外,還有研究表示,年齡增長後,睡眠時間呈現減少狀態,例如從36-50歲到71-83歲這一過程里,總睡眠時間是按每10年減少27分鐘的節奏減少。

2、碎片化睡眠
睡到半夜會醒來,睡眠中間醒來次數變多,醒來無法再入睡,老年人常有這種碎片化睡眠情況。
《科學》雜誌上一研究指出,大腦內的「Hcrt神經元」能控制人的清醒與睡眠狀態,而年齡增長後,這一物質更容易被觸發,就會導致過度興奮,從而更容易出現碎片化睡眠。
3、深睡眠減少
《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年齡增長後,睡眠階段的覺醒時間、覺醒次數會增加,深度慢波睡眠則會減少。
而年齡增長後生長激素分泌不斷降低,和深度睡眠減少有密切相關性,研究發現早年到中年階段,生長激素分泌明顯降低,特別是50歲後,生長激素分泌每10年減少43微克。

三、人活多久,看睡覺就知道?
古語有言」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人的一生中有1/3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而睡得好與不好,也直接關乎我們的健康乃至壽命的長短。相關調查研究發現,長壽的人在睡覺時,通常不會發生以下6件事。
1、晚上醒很多次
良好的睡眠應是一覺到天亮的,但如果晚上頻繁醒來,或者醒來後再也睡不著,那麼要注意了,不及時調整,那你的睡眠質量只會越來越差。並且早醒往往都在深度睡眠時間,此時也最容易發生猝死意外。

2、長期熬夜
長期熬夜會破壞睡眠規律,也是影響內分泌、心血管等系統,尤其頻繁熬夜還是導致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元兇。長壽的人有良好的睡眠習慣,絕不熬夜,睡眠質量也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