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和80歲,一對單身母女選擇同居養老

2024-07-16     玉兒     反饋

早年巫昂和媽媽一起出遊的合照

巫昂:

從我記事以後,父親的家暴是沒有間斷過的,他隨時都會發怒,我媽非常不容易,她的身體受到很多傷害。

我也是最近因為開始寫一些關於我父母婚姻的文章,才去問我媽一些問題,以前我根本不敢問,比如她的膝蓋是怎麼回事,她說是我父親有一次從後面頂她的膝蓋,因為她個子很小,不到1米5,就直接跪在了地上,她的半月板就碎了,這直接影響了她整個後半生的生活品質,現在她也沒辦法走很長的路。

我作為她的女兒,其實只是一個目擊證人而已。真正的痛苦是在她的人生如此黃金的二十幾年裡,都在忍受這段婚姻。

我們當時其實真的是「逃離」,趁著我爸去上班的時間,先讓她人逃出來,我弟和我小姨是內應,幫她把東西收拾好,約了司機,從那個家裡搬出來,到我媽醫院的醫生值班室去住。

我媽完全是凈身出戶。後來我們調侃那個家是我們的「淪陷區」,小時候很寶貴的童年記憶都沒來得及解救出來,有時候會突然想起來我們的集郵簿、《一千零一夜》都還在「淪陷區」。

如今安寧的生活,是曾經艱難的掙扎和反抗換來的

巫昂說:「只有親歷了這一切才知道當下的生活有多珍貴」

我寫詩的時候非常直接地寫過很多這樣的經歷。在我寫了逃離家暴後和母親同居的文章後,很多的女孩小窗告訴我,自己的家庭也是這樣的。我覺得大家不應該回到家承受這樣的恐懼、暴力和痛苦,就好像你生活在戰亂區一樣。

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有這個責任讓她們知道說,這條路你是可以走通的,可以走得很安全、很好,可以靠你自己過上一種很安寧的生活。

我曾經想過我媽媽可能在婚姻里是活不到60歲的,但是她現在已經80了,我們為她、她自己也為自己爭取到了離婚後這麼平安快樂的生活。

巫昂會為家裡定期換上當季的本地鮮花

林秀莉:

我們一起住的第一年,我看了五六十本書。巫昂給我推薦了很多書,她會想我適合看什麼書,比如楊絳、汪曾祺、余華、蘇童這些,然後一批批地拿來。

後來第二年我就覺得,不能這樣老閒著,應該找個什麼事干。我小時候經常幫媽媽縫紐扣洞,當時就覺得能親手做出衣服穿在自己身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但後來工作以後一直沒時間做。

退休以後,林秀莉如願開始做衣服

2011年她就學會了用手機網購,家裡的布料都是她自己在直播間搶的

所以我就想何不買點布料,這些網上都可以買到,就這樣慢慢地開始學起來了。這齣自我個人的愛好,後來給孩子做衣服的幾年過程里,我自己也感覺有點進步,我給孩子做的衣服,他們都沒嫌棄,還穿到公眾場合去,我就更有興趣了。

我最有成就感的一件衣服是我做的雙面羊絨大衣,這幾年也在嘗試做一些男裝。

林秀莉練習手機攝影

去年我還上了手機攝影課,學了一個月,粗粗地摸了一點門道。我的腿沒辦法到處走,就在小區里逛逛拍拍。這裡的樹長得很高,那天我看到有一棵樹有六層樓那麼高,就想我要把它拍下來。然後等明年再拍一次,那時候可能會長到七層樓了。

而且現在家居都是智能化的,如果我不懂這些的話,就應付不了生活。你看現在家裡的電飯煲、掃地機我都是用手機來控制的。

家裡的各個地方都掛上了巫昂自己的畫

巫昂:

我覺得女兒天然地應該為母親的觀念和意識,特別是女性主義的觀念和意識換血。

媽媽並不是說不想,或是沒有能力變成2.0、3.0版本的自己,只是她所處的時代沒有利於女性發展的土壤。如果你自己不學習,你就沒有能力為她去換血。

中國人以前是有點不願意直面敏感問題的,比如對女人的處境、婚育的選擇,甚至搞錢這種事情都有點害羞。我覺得沒有什麼好羞愧的,你就應該把它們放在桌面上,像男人一樣去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