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總無精打采?建議多玩這7種遊戲,增強關係又能激發想像力

2024-06-16     玉兒     反饋

都說陪伴孩子是父母最美的愛、只有陪伴才能讓孩子真正長大,實際上陪伴還是孩子優秀里里不可缺少的教導,陪伴是建立親密親子關係的基礎、也是孩子情感表達方式的勇氣,而陪伴充足的孩子他們不僅陽光自信,平時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也往往更明智一些。

說起陪伴孩子往往是教育里的大道理都能理解,但真正實現起來的時候卻總是困難重重,而陪伴孩子的親子時光也隨著孩子的成長,尤其是獨立意識明顯後家長們的表現卻變得無精打采,曾經有個朋友是這樣說的「能夠耐心陪孩子瘋玩的成年人,要麼是老人、要麼是沒帶過孩子的人」。

起初聽朋友說這句話的時候還是滿臉的疑惑,直到和侄兒玩躲貓貓那種大人問「藏好了嗎」,孩子還蹦著跳著說「藏好了」的掩耳盜鈴,在經歷了陪伴的熱情過後就是枯燥和無聊了,記得陪侄兒玩捉迷藏遊戲的第三天就特別害怕聽到「躲貓貓」三個字,那一刻也明白了陪孩子成長真的不易,尤其是有效率的親子陪伴一定需要豐富有趣的遊戲去積累。

為了提高親子陪伴效率、也為了改善家長陪孩子的無精打采,特意總結以下10種親子陪伴遊戲,家長們可根據自身情況多陪陪孩子提高孩子的幸福指數:

1、和孩子玩分水果遊戲

生活中,我們常見的水果有橙子、香蕉、蘋果、西瓜、草莓、芒果等等,而水果也是我們生活當中常見的一道餐桌佳肴,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通過日常的吃水果需求和孩子一起互動,通過和孩子玩分水果的遊戲達到豐富有趣的相處模式。

比如,家長先準備如橙子、香蕉、蘋果等多類水果,接著和孩子一起將水果的大小、顏色和口味分類,一樣顏色、一樣大小包括同類味道的水果都分別放在不同的盤子裡,最後在成品的展示里孩子可以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也可以近距離去認識顏色、大小和口味等成長知識。

2、和孩子玩玩具歸類遊戲

說起孩子感興趣的遊戲莫過於他們喜歡的玩具了,生活中不管男孩、女孩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玩過家家或者玩玩具大PK遊戲,實際上這些遊戲家長都可以參與,其中通過不同玩具不同玩法去改善親子相處的效率。

如果家長覺得和孩子一起玩玩具缺乏興趣和挑戰性,建議家長和孩子玩玩具歸納遊戲,這個遊戲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在簡單里可以鍛鍊我們不停協作的肢體運動,這就像是女性朋友繡十字繡一樣,看似一針一線縫製但未完成的針腳卻充滿激進的挑戰力量,重要的是和孩子玩玩具歸納遊戲還可以鍛鍊他們的分辨、和自主能力。

3、和孩子玩聽聲音做指令遊戲

豐富的親子陪伴遊戲在於互動的頻率上,很多家長覺得陪孩子玩遊戲很無聊,這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行為都了如指掌,在簡單的遊戲里會降低家長玩遊戲的興趣和耐心,這個時候建議家長和孩子玩聽聲音做指令的遊戲,在未知的聲音里出現更多挑戰和玩法的興趣。

如何和孩子玩聽聲音做指令的遊戲?家長可利用身邊一切可實行的工具,比如茶杯可以用來扮演客人敲門後主人沏茶的動作,也可以通過客人和接待者的不同角色去和孩子聊天,鼓勵孩子的語言表達和思想開拓能力,如果家裡面有紙箱家長還可以用來扮演快遞員和收件人,通過和孩子玩敲門、開門和確認收件信息去引導孩子保護個人隱私。

4、和孩子玩傳聲筒遞話遊戲

和孩子玩傳聲筒的遞話遊戲家長可以準備兩個紙杯、一根毛線,讓孩子在兩個紙杯的底部各做一個能穿過毛線的細洞,再把60厘米左右的毛線穿過兩個紙杯,最後由爸爸(媽媽)和孩子各持一個紙杯進行傳聲遞話遊戲。

和孩子玩傳話遊戲除了用紙杯做出的傳聲筒,家長還可以和孩子玩中間人傳話遊戲,比如媽媽在廚房、爸爸在臥室、孩子在客廳,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通過在客廳的孩子、來傳話給在臥室的爸爸,以此來達到相互信息傳遞的效果,還可以讓孩子在傳話的過程里感受到存在的價值。

5、和孩子玩洗碗、收拾家務遊戲

和孩子玩收拾家務遊戲,是很多小朋友喜歡的勞作能力展現,家務活可以體現孩子的存在感也可以增強他們的動手和操作能力,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自家孩子吃飯的時候非常淘氣,家長在身後大跑小趕地追著孩子喂飯還能吃上一個小時,實際上,造成孩子這種情況有家長的寵你還有孩子缺乏程序感的意識。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