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起於教、落於育,把家庭這個「系統」管理好,孩子才優秀

2024-06-14     玉兒     反饋

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里,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夠努力、做事情拖延沒有上進心,實際上在父母抱怨孩子的同時孩子的內心對家長多少也存有抱怨,曾經就採訪過一對母子對彼此的情感盼望,母親希望兒子好好學習考試不低於90分、回家後還能幫忙做家務,而兒子則希望母親不要動不動發脾氣、能夠對自己多一些耐心和表揚。

在這對母子對彼此的情感盼望里,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彼此的印象都不是太好,內心的期盼越深、這說明存在的陰霾就有多深,實際上教育孩子是起於教、落於育,教可以隨著需求的變化而變化,但落於育就相當於一個生態環境影響著根基,而這份「育」則來自於家庭這個系統,只有把家庭這個「系統」管理好了、孩子自然也在生態環境的影響下越來越優秀。

為什麼說「育」在於把家庭這個系統管理好?這是因為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力!

曾經看過一個「三塊巧克力」的家庭教育故事,故事裡一個男孩在自家客廳里玩籃球,由於太投入的原因不小心將客廳里的古董花瓶打碎了,男孩知道這個花瓶是祖傳下來的寶物、對爸爸媽媽也有特別的意義,為了不被批評他小心翼翼地將花瓶拼湊起來並用膠水粘合起來,之後就是小心翼翼地將花瓶放回原處。

晚飯過後,男孩子在一邊看著電視餘光還觀察著父母,心裏面甚至還僥倖摔破花瓶的事情沒有被爸爸媽媽發現,但眼尖的母親還是發現了花瓶有一些細微的「變化」,拿起花瓶看了一圈後母親問道「花瓶是不是被你摔過了」,男孩當即否定並扯謊說「我早上看到有一隻野貓從窗戶跳進來碰到了花瓶」。

母親聽到孩子的解釋之後並沒有作聲應答,而是晚臨睡前在男孩的床頭留下一張小紙條,紙條上寫著「我在書房等你」6個字,男孩拿著小紙條來到書房後,母親一共從抽屜里拿出了3塊巧克力遞給男孩並說了三句話:

第一句:「 這塊巧克力是獎勵豐富的想像力,你用自己神奇的想像杜撰出「一隻會開窗戶的貓,你以後可能非常適合偵探小說工作」。

第二句:「這塊巧克力是獎勵你修復裂縫的粘合能力,不過花瓶裂縫修復需要技巧和專業工具,明天我們可以帶到專業的地方讓專業的人修復」。

第三句:「這塊巧克力是我對你的歉意,我不應該將易碎的花瓶放在客廳、也希望你沒有因此被嚇到」。

男孩聽到母親這三句話之後羞愧地低下頭,從那以後他沒有再說過謊、遇到困難和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也會主動向爸爸媽媽分享,生活中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懂事、太叛逆,又或是做錯事沒有意識到錯誤反而是最委屈的那個人,實際上孩子犯錯比起懲罰他們更有效果的是父母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這就是教育里的落於「育」、也就是把家庭這個「系統」管理好,家庭就像是孩子成長里的環境,它可以影響孩子的成長、心態包括看待事物的視覺,我們總是抱怨孩子犯錯不夠懂事兒、卻又不曾給過孩子反省和改過的機會,如果孩子一犯錯家長就不停地嘮叨批評,那麼對孩子來說就是內疚、害怕和委屈的情緒反射了。

所以說,優秀家庭教育的是需要家長們把家庭這個「系統」管理好,如何具體管理?大家可從以下幾種方面開始:

1情緒-淡定不躁

優秀的家庭教育起源是來自於良好的情緒自控,糟糕的情緒可以將父母的關愛變成牢籠,也可以將親情看成敵人,關於情緒的控制話題一直有「道理我都懂、現實太難實現」的說法,實際上現實難實現這是因為壞情緒具有感染力,關於情緒自控建議家長和孩子之間可以相互約束,比如「舉報發脾氣的人會得到獎勵」,一句「我舉報你亂發脾氣」可以化解緊張局勢,也可以讓糟糕的情緒得到冷靜回歸理性。

2、溝通-積極對話

教育教育,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來自於良好的溝通,但現實的家庭教育里很多家長不僅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就連和孩子溝通的話題和語氣都極為負面,比如: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