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這一年齡,就該給娃零花錢了,再不給,他會「偷」家裡的錢

2024-04-12     玉兒     反饋

一位寶媽在群里說,她快被8歲兒子氣炸了。

緣由是,孩子小小年紀不學好,竟然學會了偷東西。要不是她發現床頭櫃里錢的數額不對,還不知道孩子竟然偷花了大幾百。

她氣得揍了孩子一頓,你可以成績不好,但不能品行不端,小小年紀就偷,長大還了得?

大家討論了幾句,突然另一位寶媽問道:「你們小時候有沒有偷拿過家裡的錢?」

這下,大家都七嘴八舌說開了,有說偷過5毛的,有說拿過一塊的,還有拿10塊整數後回家交8塊說掉了2塊的。

布穀媽記得,上三年級時也偷拿過媽媽錢,那時候只想著,別人都有錢買零食,我也想買一點。

如果那時候媽媽給我打上「小偷」的印記,到現在想起來我可能都會覺得自己可恥吧。

那當孩子出現「偷」的這種情況時,我們該怎麼辦?

一:牢記這3點

當發現孩子偷拿東西,尤其是錢時,我們要牢記以下3點。

●第一:不要輕易給孩子打上「偷」的標籤

有一位網友說,他有一次拿了媽媽2塊錢,結果被發現了,媽媽有些生氣:「這孩子怎麼偷東西呢?」

在一旁的爸爸聽了,立馬站出來說:「這是咱們自家的錢,不能叫偷,只能說拿。」

網友說,爸爸的話,給了他很大的安慰,讓他知道,他只是做錯了一件事,而不是品行惡劣。

做錯事可以改正,但品行惡劣,卻是他這個人出了問題。這對孩子來說,會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

當發現孩子未經允許拿東西時,千萬不要急著給他下定義,將他釘在「小偷」的恥辱柱上。

我們不妨想想,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

●第二:找到孩子這麼做的原因

《正面管教》中提到:孩子所有行為的背後,一定有他的目的。

當孩子背著我們偷偷拿錢,我們第一反應通常是:「壞了,這孩子要走彎路了,他不會從此誤入歧途吧?」

而為了讓他「改邪歸正」,於是我們開始苦口婆心講道理,又或者乾脆打一頓讓他長教訓。

但我們很少去探究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他為什麼要偷拿?

孩子是不是對錢沒概念,或者對「你的」、「我的」沒有概念,並沒有意識到拿錢屬於道德層面的「偷」?

家長平時是不是在錢方面對孩子管得很嚴,他渴望已久的東西總是遲遲得不到?

孩子是不是平時手裡沒有可支配的零花錢?

是不是某些東西大家都有就他沒有,所以他只能想辦法自己去得到?

只有先弄清動機,我們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不說懲罰,說選擇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布穀媽很有感觸。

一位爸爸,發現兒子偷拿了家裡的錢。他問兒子:「你要錢做什麼?」

兒子說,想給喜歡的女孩子買一個髮夾,作為生日禮物。爸爸就帶著兒子去挑髮夾,挑完後,爸爸直接買下。

接著,爸爸問兒子:「如果那個女孩問你,你買髮夾的錢從哪來的,你要怎麼說?」

兒子低下了頭,沒有說話。

「如果你告訴她,錢是你偷拿的,她會怎麼想?」兒子的臉瞬間就紅了。

「若你說是借的,她會怎麼想?」兒子沒有回答。

「如果你告訴他,這錢是你掙的,他會怎麼想?」兒子突然就明白了爸爸的用意——我們可以得到錢,但能選擇的方法有很多種。

如果孩子偷拿錢,我們只說懲罰:爸爸會打你;警察叔叔會抓你;別人會把你關起來。

與其用懲罰去堵住孩子的路,不如告訴他,除了錯誤的路,其實我們還有很多選擇,去走正確的路。

二:培養孩子管理錢財的能力

一般來說,6歲前的孩子,他對錢沒有多少概念,他可能知道,錢能換來他想要的玩具或零食。

而為了得到零食或玩具,他就拿了錢,這並不涉及到道德層面。

6歲以後,孩子逐漸發展出道德感,也知道了一些金錢的概念。過了這一年齡,我們就需要逐步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讓他自己去支配。

不然,他可能因為需要錢卻難得到,那只能去「偷」家裡的錢了。

①零花錢間隔時間應該多長?

一二年級,可以每天給一次。

10歲左右,每周給一次。到了初中以後,就每個月固定一個時間點給。

給完後要告訴孩子,自己規划著用,用完了就不能再找爸媽要,只能等下次的零花錢了。

孩子學會了規劃用錢,他就知道合理安排零花錢,長大後便不會亂用、也不透支。

1/2
下一頁
玉兒 • 19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470次觀看
玉兒 • 190次觀看
玉兒 • 300次觀看
玉兒 • 230次觀看
玉兒 • 70次觀看
玉兒 • 340次觀看
玉兒 • 740次觀看
玉兒 • 14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430次觀看
玉兒 • 20次觀看
玉兒 • 26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