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們常說,有因必有果。
但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果都是有因的。
比如,婆媳關係。
總有些婆婆天生就愛刁難媳婦,如果你問她理由,她就會給你扯一大堆。
然而,你若細細品味,就會發現那些根本不算是理由。
對於這些,小靜深有體會。

02
小靜和丈夫阿文是大學同學。
當時,阿文是班長,小靜是團支書。
因為工作的原因,兩人便有了交集。
在相處的過程中,小靜也慢慢喜歡上了阿文。
但她自知配不上阿文,她來自一個單親家庭,父親在她上初一那年就因為意外去世了,之後家裡都是靠母親一個人撐著的,而阿文的家庭則很幸福,父母還都是工薪階層。
所以,小靜一直未曾跟阿文表明自己的心跡。
但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阿文竟然跟她表白了。
就這樣,兩人正式在一起了。
小靜十分珍惜這段感情,她很少跟阿文發脾氣,即使有的時候生氣了,她也會主動求和。
兩人的感情也還算穩定。
大四寒假的時候,阿文帶著小靜回家了。
但是,阿文的母親不太喜歡小靜。
其實,小靜剛進家門的時候,阿文母親的態度還是很熱絡的。

但是,當聊到小靜的家庭情況時,阿文母親的態度就有些變化,對待小靜不似剛來時那般熱絡。
小靜不是傻子,自然能夠猜出阿文母親態度變化的原因。
但她愛阿文,所以她不會因為阿文母親的態度就輕易放棄這段感情。
後來,兩人還是結婚了。
結婚之後,兩人住在阿文父母給阿文購置的新房裡。
兩人白天上班,晚上回來自己做飯,不願意做了就出去吃。
生活過得也算幸福開心。
然而,這一切都在婆婆住進他們家以後發生了變化。
就在兩人結婚以後的第二年,公公突發心臟病去世。
之後,婆婆主動提出要搬來和他們一起住。
小靜和阿文同意了。
其實,對於婆婆要搬來住這件事,小靜心裡還是有期待的。
她覺得之前婆婆不喜歡自己是因為不了解她,現在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讓婆婆改變對她的看法。
因此,小靜對婆婆非常好。
家裡的家務從來都不讓婆婆收拾,婆婆的衣服也是小靜來洗。
但是,小靜的做法並沒有感動婆婆。
婆婆對小靜的態度依舊冷淡,而且還總是想著法地著法地為難小靜。
有的時候,小靜在拖地,婆婆就在一邊看電視、吃東西,而且,婆婆還把吃東西產生的垃圾都丟在地上,絲毫不顧及小靜的感受。

婆婆還總對小靜做的飯菜挑三揀四,不是這個菜咸了,就是那個菜淡了。
諸如此類的事還有很多。
小靜自然能看出婆婆的為難,她也很是委屈,她覺得自己做得已經夠多了,為什麼還得不到婆婆的承認。
她便把自己的煩惱跟朋友說了,朋友建議她生個孩子,還說婆婆有孩子帶了,自然就沒時間為難她了。
小靜覺得朋友說得有道說得有道理,就去跟阿文說想要個孩子。
阿文自然沒有意見。
一年以後,小靜懷孕了。
小靜原以為自己懷孕以後,婆婆會對自己好一些,但事與願違,婆婆沒有絲毫的改變。
家裡的家務依舊是她做,家裡的衣服依舊是她洗。
小靜很委屈。
但她不敢把自己的委屈跟阿文說,因為她不想阿文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她更不敢把自己的委屈跟母親說,因為她害怕母親會生氣。
但是,母親還是發現了這一切。
那天,她正在廚房研究網上的包子配方,打算自己做一鍋。
研究了一會以後,她就跟著視頻做了起來。
過了一會,婆婆就從房間裡出來了,走到廚房看了小靜一眼,沒說話又走了。
30分鐘以後,小靜的包子就出鍋了。
於是,她就去喊婆婆來吃包子。
但是,令小靜沒有想到的是,婆婆竟然把她做的包子全都倒進了垃圾桶里。
小靜很是生氣,正打算質問婆婆,卻聽到了一道熟悉的聲音:「你幹什麼,你是不是有什麼毛病啊!」
原來是小靜的母親來了。
小靜母親本想給女兒一個驚喜,就自己打開門進來了,沒想到看見的是這樣的場景。
小靜母親更沒想到自己的女兒過的是這樣的日子,當下就要拉著自己的女兒走。
婆婆一時間也慌了,就跟小靜的母親說:「親家母,我錯了,你看我跟小靜道歉還不行嗎。」
「道歉,道歉有用嗎,我看你倒得這麼順手,平時這種事也沒少干吧,你覺得我還會放心把女兒留在這兒嗎?」

「那你想怎麼辦!」
「兩個選擇,要麼你把包子撿起來吃了,要麼他們兩個離婚。」
聽完,小靜婆婆沉默了。
於是,小靜母親就帶著小靜回家了。
第二天,阿文就來到了小靜家,要接小靜回家。
小靜母親自然不會輕易放過阿文,所以她跟阿文提了三個條件,只要阿文答應,她就讓小靜跟阿文回家。
一是孩子出生以後跟小靜姓,二是阿文母親必須搬出去住,且永遠不能再搬回來,三是從此以後家裡的家務都由阿文來做。
一開始,阿文沒有同意。
後來,不知道怎麼就想通了,答應了小靜母親的這三個條件。
而小靜也跟著阿文回家了。

03
愛情固然美好,否則梁山伯和祝英台也不會用命去追尋它。
但是,愛情和婚姻是不同的。
愛情的維持靠的是9分的真心和1分的責任,而婚姻的維持靠的是3分的真心,4分的責任和3分的契約精神。
所以,僅靠真心來維持的婚姻固定是不會長久的。
而且,婚姻是兩個人的事,需要兩個人共同付出,不然遲早有一天會失衡。
一、不要做婚姻中的理想主義者
在個人的人生之路上,有的人選擇了鮮花,有的人選擇了麵包。
換句話說,有的人選擇做理想主義者,有的人選擇做現實主義者。
他們往往相互攻訐,相互批評。
現實主義者討厭理想主義者的虛幻,理想主義者批評現實主義者的功利。
但是,兩者不應該是對立的。
一個人就應該是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結合體。
然而,婚姻中,總有些女性被愛情蒙蔽,甘做婚姻中的理想主義者。
直到這個虛幻的泡泡被戳破,她們也被重重地摔下時,才會醒悟。
但那時已經晚了。
因此,婚姻中的聰明女人應該是理想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的結合。
只有這樣,她才能夠一邊享受婚姻一邊保持清醒。

二、不要一味忍氣吞聲
林奕含曾說:「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作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
然而,我們從小到大接收到的信息都是讓我們學會忍耐。
別人罵你了要忍著,別人打你了還要忍著。
因為,吃虧是福。
甚至,我們還要自己安慰自己:他們欺負人是他們沒有素質,我們欺負回去就成了和他們一樣的人。
而正是這樣的教育造就了一些婚姻中的「阿Q」,其中,尤以女性居多。
她們在面對婚姻中的委屈時總是習慣性忍耐,習慣性安慰自己,最後乃至於麻木。
這是婚姻的悲哀。
所以,我們不能做婚姻中的阿Q,一味地忍氣吞聲,自我安慰。
面對委屈我們要勇敢反擊。
我們都是平凡人,以怨報怨沒什麼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