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如果你害怕做這3種事,說明骨子裡極度「自卑」,不克服自己,很難成大事

2021-09-14     司馬懿     反饋

勵志人生

傳播正能量,這裡只分享最有力量的文字!帶你看勵志語錄,獲人生智慧;成功有捷徑,我全都告訴你。想要了解更多勵志故,那就快來關注

很多人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內心明明早已驚濤駭浪,但表情卻依舊波瀾不驚,明明內心早已五味雜陳、怒火中燒,冒著憋出內傷的風險,也要不被察覺,以便不被他人稱為弱小的人。

在這個崇尚強者的社會裡,軟弱、無能、情緒化都是不被人們所接納的,這使得他們無法全然地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但這些壓抑起來的感受,會像泥沙一般堵在心靈的河流之中,直到哪天過多,堵住心靈的流通,最後使得一個人徹底崩潰。

「自卑」就是一個人最容易產生的情緒。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小孩」,當這個小孩跑出來的時候,自卑情緒便被啟動。那麼,讓我們感覺自卑的情況有哪些,此時的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1. 不敢表達自己的攻擊性,是自卑的表現

每個人在跟他人相處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讓自己委屈的事,比如被戀人背叛、被上司搶奪功勞、被朋友利用等等。當這些事情發生後,正常人都想要做出一些行動來發洩負面情緒、讓對方嘗盡苦果,然而,有的人卻畏畏縮縮,不敢表達自己的攻擊性,這就是一種自卑的表現。

一個人出現了攻擊的情緒,但又不敢向外尋求出路的時候,這個攻擊性為了尋求發洩的路口,就一定會轉向內部的自我攻擊,導致受傷的就是自己。因此在某些情況下,要學會擁有讓人「討厭的勇氣」。

《人間失格》作者太宰治就是其典型代表。小說中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就是一種對內進行自我攻擊的典型表現。在他行文的字裡行間,都透露著一種「羞恥」的痕跡,而這種羞恥的內核,就是「我不是一個很好的人」,這份自卑帶給了他太多的無助與無能。

在《人間失格》中,主人公阿葉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女友被他人姦汙,但懦弱無能的他卻沒有採取任何的保護行動。 這就是他「自卑」心理最深刻的反映——即便是他人對自己做了傷天害理的侮辱行為,他依舊覺得低賤的自己是沒有資格反抗的,更別說攻擊那個侵犯女友的人了。

攻擊性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之一,是一個人在某些固定場合,為了保護自己而擁有的「精神器官」,如果這個「精神器官」無法正常發揮作用,後果可想而知。

當一個人在幼年時期,向照料者釋放自己的攻擊性時,如果迎來的是照料者充滿敵意的強烈反擊,這份攻擊性就會因為害怕再次被強烈反擊,而被深深地壓抑在內心。即便是在必要的時候,需要釋放這份攻擊性,也很難釋放出來。

內觀自己的內心,覺察當我們想釋放自己的攻擊性時,害怕的究竟是什麼,是在害怕曾經的照料者打壓你的感覺,還是此時的你,確實沒有合情合理地釋放自己的攻擊性?察覺到這一點,你就知道究竟該怎麼做。

2. 對於分離充滿了焦慮和恐懼,只因害怕被他人拋棄

在精神分析心理學的客體關係流派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作 客體恆常性。通俗地說, 就是在人的內心裡,能否一直感受到有個溫暖的母親在照料自己。如果內心一直缺少這份溫暖的感受,人就會產生恐懼和焦慮,當你感到恐懼、焦慮、沒有安全感時,人際關係就容易出問題。

如果要說因為「分離」而產生自卑,太宰治就是典型代表人物。 嬰幼兒時期便與母親分離的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又陸續和乳母、叔母等別離。這使得他的內心始終沒有一個穩定照料者的形象存在,而對於女性喪失的傷痛,又造就了他對女性的母性渴望,以及因此誕生的被拋棄的恐懼。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在今後的人生中,太宰治就一直在分離的傷痛中求索和治癒自己,這就造就了他的「討好型人格」: 每當生命中遇到某些特殊的人,他便極盡可能地討好他們,從來不敢反抗,其原因就來自於「害怕被拋棄的恐懼」。

如果你也是一個害怕被拋棄的人,那就需要尋找一個能夠給你療愈、給你溫暖,真正能夠不厭其煩給你安全感的人,只有這樣,你才能在體驗中獲得療愈—— 即在內心裡重新獲得一個溫暖而恆久的客體。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