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三思後行」,不急著下結論,是一個人的智慧

2021-09-03     司馬懿     反饋

人生這場修行, 切記凡事要三思後行, 多給別人留餘地, 話不說滿, 事不做絕, 如此守得了心, 便不出錯, 管住了嘴, 便不惹禍。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

意思是,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 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的確, 在很短的時間內, 很難洞察到事情的真相, 和領悟了他人的真意。

因此, 遇事不急著下結論, 遇人不急著做點評, 是一個人的智慧, 也是一個人的修養。

有修養, 不是順情說好話, 而是不妄言置評。

知人不必言盡, 責人不必苛盡。

如此一來, 很多的人際風波, 便可化為無形。

有時候, 所謂的修養, 就是多了一點厚道。

以己度人, 是自己的智慧不夠

心理學上有一個「投射效應」:人常常出現一種錯覺, 習慣以自己內心的所想、所見為標準, 以此來分析和判斷他人, 並認為對方也是這樣。

人們習慣站在自己的立場, 以己度人, 這是人的本能。

然而, 只圖自己痛快, 不顧他人感受, 隨心而為, 隨興而起, 本質是你的智慧不夠。

真正的高人, 絕不會一意孤行, 從不以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 他們更懂得共情的力量, 和同頻的重要。

都說:一句良言三冬暖。 其實所謂的良言, 就是懂得換位思考, 讓人舒服。

一個人, 在事情沒有水落石出之前, 不斷章取義, 在沒有出現良好態勢, 不求全責備, 不僅是一種能力, 更是一種胸襟。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

晉文公重耳年輕時被追殺, 惶惶然如喪家之犬。

跟他出奔的臣子, 陸陸續續地各奔前途, 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人,

介子推是其中的一個。

為了讓重耳活命, 介子推忍痛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了一塊, 與野菜同煮給重耳充饑。

重耳知道後大受感動, 聲稱有朝一日當了君主, 定會報答。

後來重耳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對曾幫助自己的人大興封賞, 卻忘了介子推。

當他憶起舊事, 心中有愧, 差人去請介子推幾趟, 可介子推就是不來。

晉文公親自去請, 介子推背著老母躲進綿山, 不願見他。

可報恩心切的晉文公, 不理解介子推的真實意願, 強人所難, 讓御林軍上山搜索, 還放火燒山, 以為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

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 介子推母子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樹, 已經死了。

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 心想:這介子推怎麼就與眾不同,

不願坐享功名呢?

你看, 晉文公雖然秉持著報恩的初心, 但是他以己度人, 一而再, 再而三, 犯下急於下結論的錯誤, 最後將恩人逼上了絕路, 後悔莫及。

任何對方不願接受的給予, 都是智商不線上的表現, 按照自己的想法綁架他人, 終將以雙輸收場。

人與人最好的相處模式, 無非是懂得互相尊重和彼此成全。

真正的聰明人, 都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不急於下結論, 推己及人, 如此關係才會走得穩, 走的遠。

自以為是, 是你鼠目寸光

作家山本文緒說過:「比世人的目光還要可怕的, 實際上是你自己那顆在意世人目光的心。 」

太在意別人怎麼看你, 是一場災難。

同樣, 太隨便給人定性, 自以為是, 也必有餘殃。

其實, 無論是高估自己, 還是低估別人, 說白了就是見識短淺, 井底之蛙。

胸懷決定眼界, 格局影響認知。

人生必須上的一堂必修課, 就是謹言慎行, 不把自以為是當成睿智。

古時候, 龐涓和孫臏是很好的師兄弟, 一起跟隨鬼穀子學習兵法計謀。

雖然兩人都有著同樣的謀略, 但是他們的胸襟和氣度完全不同。

龐涓自以為是,且嫉妒心強,他擔心孫臏會受到魏王的重用,從而使自己失寵,所以千方百計的謀害孫臏。

後來導致魏王對孫臏失去信任,並且他還殘忍的挖去了孫臏的膝蓋骨。

孫臏以為龐涓被打入深淵,不可能東山再起,殊不知,他的鼠目寸光和急功近利,沒考證匆忙下的結論,正一步步把自己推到了鬼門關。

孫臏被救後,便成了龐涓的致命剋星,最終龐涓在馬陵戰役中被迫自刎而死。

1/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