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有多大機率得癌?醫生直言:頭髮變白不易得癌?你怎麼看?

2025-03-21     武巧輝     反饋

劉大叔今年55歲,雖然年紀不大但頭髮幾乎全白了,這次年前妻子想讓他把頭髮染黑,顯得年輕一些。

但劉大叔說什麼都不願意,他說長白頭髮是健康的象徵,哈佛大學的研究說白髮有助於抗癌,這染了肯定不行,之後還逢人便說白髮能抗癌。

然而妻子卻一直保持質疑的態度,如果真的白髮會讓患癌風險降低,那怎麼會有那麼多老人患癌呢?

對於這個說法大家都不相信,如果白頭髮能抗癌的話,那為什麼那麼多老人確診癌症?

一、為什麼會長白頭髮?

白頭髮的出現與遺傳、年齡因素相關,不過一些人年紀輕輕的就長了白頭髮,可能與病理性因素、氣血不足、肝腎不足相關。

而在30歲之後的白髮增多,則一般與精神因素相關,尤其是一些長期精神壓力大、情緒不良的人群,很容易出現白髮。

另外,長期飲食習慣不良也容易導致毛囊黑色素細胞合成障礙,進而導致白髮出現。

此外,飲食不規律也容易讓體內缺乏營養元素,當缺乏這幾種營養元素時,很容易出現白髮。

• 蛋白質:蛋白質是頭髮的重要原材料,可組成頭髮基本單元角蛋白。當體內蛋白質含量不足時,不僅容易出現白髮,還會有發質變差、發黃的問題。

• 微量元素:毛囊想要合成黑色素需要銅、鐵的參與,當體內缺乏這兩種元素時,頭髮內的鎳含量會明顯增加,讓頭髮變白。

• B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可參與身體的新陳代謝,其中就包括頭髮的生長以及黑色素細胞的正常活動,體內缺乏時會引起脫髮、白髮、頭髮乾枯等問題出現。

二、頭髮變白,能讓癌症「退避三舍」?

在人生的長河中,健康問題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癌症更是讓人聞之色變的疾病。那麼,一個人一生中得癌的機率究竟有多大呢?

關於一生中得癌的機率,這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遺傳、環境、生活方式等。根據統計,不同人群、不同癌症類型的發病率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很難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來概括每個人得癌的機率。但總體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癌的風險確實會有所增加

然而,網上流傳甚廣的所謂「白髮可降低癌症發生風險」的研究是2009年進行的一項小鼠研究,該研究僅僅只是探討了頭髮變灰的機理,並沒有顯示任何與癌症發生率相關的數據。

之所以會衍生出白髮可抗癌的結論,是對哈佛大學皮膚科系主任戴維·費希爾對研究解讀的誤讀。

費希爾教授認為,頭髮變白的機制可能與癌症風險下降相關,但這是因為受損黑色素幹細胞轉換成成熟黑色素細胞,可減少其向癌細胞轉換可能性所致。

這並不意味著長白頭髮的人患癌風險就低,只是解釋了黑色素幹細胞變化對癌症發生可能存在潛在影響。從實際情況來看,老年人患癌的幾率比年輕人要多許多,這顯然與所謂的長白髮可降低癌症風險說法不符。

我們可以明確的是,白髮與癌症之間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白髮產生與毛囊內黑色素細胞生成減少、功能衰退相關,而癌症是一種十分複雜的疾病,與遺傳、環境、免疫等因素相關。

更何況,從生物學角度來看,黑色素細胞、癌細胞在性質和功能上有顯著差異,二者根本不能混為一談。

對於長白頭髮這件事,要持有正確的心態,如若是短期內突然產生大量白髮,可能與病理性因素相關。但如果是上了年紀後出現的白髮,則不用擔心,但也別指望白髮可以抗癌,二者完全八竿子打不到一塊。

三、「頭髮從哪白,病從哪裡來」

需要注意的是,當身體這幾個部位出現白髮,要及時引起警惕可能與疾病相關。

1、前額

《黃帝內經》內記載前額白髮增加多與脾胃失調相關,脾胃功能失調的人多有氣血虛弱的問題,從而導致前額沒有充足的氣血滋養,會導致白髮出現。

在出現白髮的同時還有口乾口苦、口臭、食欲不振等症狀,一定要注意調理脾胃。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