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今年62歲,退休後十分重視養生,除了每天早睡早起外,中午吃完飯還要午睡一會。
有時候一睡就是一兩個小時,可醒來之後整個人反而頭痛欲裂,晚上還睡不著覺了。他懷疑自己是身體出了問題導致的,趕緊去了醫院檢查。
醫生在了解過往史後告知他,他身上的不適是午睡時間過長所致。這讓他很奇怪,不是說午睡可以養生嗎?這怎麼還睡出問題來了。

一、喜歡睡午覺的人更長壽?
鍾南山院士曾表示,午睡是一天中重要的加油站,午睡一會起來會讓下午的工作更有精力,堅持午睡是個很好的習慣。
《Sleep Health》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通過基因隨機化實驗分析了午睡與認知功能、腦容積之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午睡與更好的認知功能、更大的腦容積相關,願意午睡的受試者在認知測試中的表現更好。

圖源自網絡
對此,研究人員認為與3個途徑相關:
一是午睡可以為身體額外提供休息時間,可以讓身體修復和恢復機能,減少長時間清醒導致的累積損傷;
二是短暫的睡眠可讓大腦得到休息,對提高認知功能、增強記憶力有好處;
三是午睡可降低身體的應激反應,讓體內壓力激素的釋放減少,對心血管系統和免疫系統都能帶來積極的正面影響。
《心臟》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周1~2次偶爾午休的人相較於完全不午睡的,中風、心力衰竭的發生風險可降低48%。

二、把握最佳的午睡時間,太久只會適得其反
雖說午睡對健康有很大好處,但也要注意把握好度,過長時間的午睡只會帶來反作用。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午睡和大腦衰老之間存在「雙向」關係,過長、過於頻繁的午睡會增加晚年痴呆的風險。而且,午睡同樣會影響認知功能,每天午睡時間>1小時的人相較於60分鐘的相較於30~60分鐘的,心衰風險會增加26%。該研究表明,過長的午睡時間與心衰風險增加相關。

圖源自網絡
三、午睡避坑指南:記住「三不宜」!
午睡除了要控制時間外,還需要注意這幾個細節,以免不當的方式影響健康。
1、不要餐後立即睡
午飯後馬上午睡會影響正常的消化,輕則出現胃脹,嚴重的則會出現食物反流,引起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等疾病,且睡醒後也可能會四肢無力、頭昏腦漲的。建議午飯後先休息半小時左右再午睡。

2、不要趴著睡
趴著午睡對於脊柱健康較為不利,且容易影響呼吸、血液循環以及神經傳導,醒來後會感覺頭暈眼花的。有條件的人午睡最好要躺著睡,實在不行的話可以靠在椅背上眯一會。
3、低血壓不要睡
這類人群午睡容易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日常要儘量避免。

午睡雖好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過長時間或是不當的姿勢午睡,都會給健康帶來不良的影響。
參考資料:
[1] 《鍾南山院士推薦這個習慣:每天午睡一會好處很多!》. 健康時報 2022年02月13日
[2] 《午睡睡得好,大腦小不了!近40萬人研究:習慣性午睡,大腦年輕2.6-6.5歲!最佳午睡時間是?》. 梅斯醫學 2023年06月27日
[3] 《午睡決定健康和壽命?提醒大家,記住「3個不要」,否則越睡越傷身》. 梁醫學社 2024年10月21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