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這樣吃降壓藥,人就廢了!忠告:服藥不注意4點,傷肝又傷腎

2025-03-21     武巧輝     反饋

老張今年68歲,十多年前查出高血壓,醫生開了藥,叮囑他一定要服用。

可老張是個隨性的人,總覺得「藥嘛,吃了就行」,時間上從不講究,有時下午想起來才吃,有時晚上看電視時才順手吞一片。雖然血壓控制得不算特別穩定,但也沒出過大問題,他便一直這麼將就著。

直到半年前,老張和老友下棋時聊起高血壓的事。老友一臉嚴肅地說:「老張啊,你這藥可不能亂吃!我聽說降壓藥必須早上吃,效果最好!」

老張一聽,心裡咯噔一下,難怪自己血壓總是不穩,原來是吃藥時間不對!於是,他立刻改了習慣,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吃藥。

就這麼堅持了幾個月,某天早上,他剛吃完藥,突然一陣頭暈目眩,差點摔倒在地。老伴嚇得趕緊帶他去了醫院。

醫生仔細詢問後,皺起了眉頭:「您這降壓藥吃得太隨意了!時間不固定,藥效根本沒法穩定。再加上您平時愛吃鹹菜、臘肉這些食物,血壓能控制好才怪!」

老張聽得一愣一愣的,心裡直打鼓:這降壓藥,到底該什麼時候吃?早上?晚上?還是……?

一、降壓藥早上吃最佳,晚上效果最差嗎?

國內大部分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波動呈杓型,即白天有2個血壓高峰、晚上有1個血壓低峰。因此降壓藥一般是主張早上吃,這樣一來就可以覆蓋白天的2個血壓高峰,避免讓夜間的血壓過低。

之前有一項研究發現晚上口服降壓藥或可給身體帶來更多的獲益,尤其是Hygia時間療法試驗,將這個爭論拉上了高潮。

通過試驗,研究人員發現晚上睡前服藥的受試者發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下降了45%、卒中風險下降了49%、心梗風險下降了34%、冠狀動脈血運重建風險下降了40%、心衰風險下降了42%、心血管死亡風險下降了56%。

但是該研究沒有解釋其中具體的機理,實驗過程也不嚴謹,存在很大的爭議性。

2022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中一項更大規模、更嚴謹的隨機試驗得到了不同的結論。研究人對21104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平均進行了5.2年的隨訪。

結果發現,早晚服藥的受試者主要終點事件發生率沒有太大的區別。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晚上服用降壓藥並不比早上服用更好或更差。

早上還是晚上服用降壓藥更好其實沒有統一的說法,要根據患者的血壓波動情況進行選擇。如杓型高血壓患者服用長效降壓藥的話,一般是建議在晨起7點時服用。

實在不放心的話,可以在服藥前先進行24小時血壓監測,明確自己的血壓波動規律後再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服藥時間。

二、一旦開始服藥,這4件事千萬別做!

高血壓是無法治癒的慢性病,一旦確診就需要終生服藥,患者在服藥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做這幾件事。

1、隨意更換藥物

高血壓患者想要病情保持穩定需要一定的時間,切不可隨意更換藥物。不同藥物的作用機制也不同,盲目更換會讓血壓異常波動,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副作用。

2、擅自停藥

不少高血壓患者在用藥後血壓降到正常水平就覺得痊癒了,然後自行把藥停了,這個想法非常的錯誤!血壓恢復正常的藥物作用的結果,停藥後很快就會反彈,沒有繼續用藥的話很容易導致心梗、腦梗等心血管事件發生。

3、操之過急

臨床上主張高血壓降壓的目標值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