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了10種廢物還不夠!落實去家務化,家政阿姨苦勸改掉5個壞習慣,高效收納不費力

2025-02-14     玉兒     反饋

做法二:列出淘汰清單

東西搬出來之後,接下來請逐一檢查物品狀況,以及根據"現階段需求"列出淘汰清單。小提醒,請完全不用考慮"未來"是否會使用,以免又保留一堆無用東西。

做法三:擬定可執行計劃

意思是,請依據目前的生活狀態,擬定可執行的斷舍離計劃!比如若是生活忙碌、體力有限…等,不妨每天就利用五至十分鐘的時間,斷舍離一、兩件物品即可;長期執行下來,也會有相當可觀的成效。

反之,若是習慣一口氣整理完一個空間,就可制定一日計劃,利用一整天的時間清除整理家中廢物。

做法四:儘量只留下"需要"的物品

對於極簡主義者來說,物品是否要保留,通常取決於現階段是否"需要";一旦被認定為"不需要",基本上都一律列入淘汰清單里。因此像是外出服,極簡主義者可能一整年就只會留下15件。

小建議,或許一開始先不用採取極端做法,一口氣扔掉絕大多數的物品;但要注意的是,因為猶豫而被列入"暫時保留"的東西,也應半年檢查一次,評估是否還有留下的價值,以作為後續斷舍離的依據。

做法五:不需要的物品不拿進屋裡

造成屋內囤積的原因之一,就是拿了太多不需要的東西進屋。這當中除了免費獲取的贈品、試用品…,更多的是因為打折、便宜而衝動購買的物品;若是使用率又低,等於是花錢買垃圾,真的得不償失!所以要再度重申,請養成帶回家的都是"真正需要的物品"。

無法長期維持斷舍離的效果,有時候並不是扔掉的物品不夠多,而是有些壞習慣在作祟,導致在整齊及混亂之間不斷輪迴;所以請試著戒掉上述五個收納壞習慣,或許就會發現收納家務變得高效又整潔,進而達成減輕勞動壓力的目標。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