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叫醒一個認知低的人

2024-04-13     玉兒     反饋

猶太人把人分為三種:

第一種,聰明的人,他們從這個世界中的一切來學習;

第二種,普通的人,他們從自己的經驗教訓中學習;

第三種,愚蠢的人,他們認為自己不需要學習。

遇到第三種人,你千萬別試圖叫醒他,也別妄想改變他。

因為跟認知低的人爭辯、和不同層次的人講道理,本身就是一種徒勞。

01

不跟認知低的人爭辯

作家鮑鵬山有位朋友,有次應邀參加電視台的訪談。

錄製期間,大家對「小孩子打人」這一話題展開了討論。

輪到這位朋友發言時,他武斷地說: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有暴力傾向。

鮑鵬山覺得這麼說太過絕對,就給他發信息:

「孔子孟子也是單親家庭,卻都是溫和有禮的人。你這樣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很難自處。」

隨後,他從心理學談到社會學,想糾正對方的觀點。

可對方卻堅持認為,單親家庭肯定教育不好孩子。

鮑鵬山多說了兩句,朋友便與他爭論不休。

鮑鵬山最後無奈地笑了:再說下去,可能我們連朋友都沒得做了。

20世紀初的美國財政部部長威廉·麥克阿杜曾說:你不可能用辯論,去擊敗無知的人。

對方認為地球是個巨大的平面,你用影子的變化、桅杆的出現、太空中的照片做例子來試圖改變對方的想法,註定會徒勞無功。

因為這一切的前提是對方要在內心承認:我的認知是有限的,我的認知有可能是錯的。

而這恰恰是最難的事。

就像作家水木然所講:

當你的認知超出了對方,他就會本能地防衛和抵抗。因為每個人都在證明自己是對的,自己的尊嚴不可被侵犯。

認知水平越低的人,思維越單一,想法越絕對,就越不容易被說服。

他們只相信自己腦海中的事實,拒絕接受別人的觀點;

他們固守自己的一套理論,用自己的淺薄的三觀去評判世界。

與這樣的人爭辯,只會白費唇舌,試圖啟蒙愚蠢,最終消耗的是自己。

02

不跟認知不同的人講道理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段子:

甲問乙:你有《時間簡史》嗎?

乙回答:神經病,我有時間也不會去撿屎啊!

雖是段子,卻反應了許多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現實。

很多時候,你出於好意給人建議,卻遭來對方的白眼,這是因為你們根本不是一個認知層次的人。

作家三毛旅居沙漠的時候,與鄰居罕地一家交情很好。

某天她偶然得知,鄰居要把年僅十歲的女兒姑卡嫁出去,她大為震驚。

她極力勸誡對方:這是不人道的,這種行為對一個尚未成年的女孩來說非常殘忍。

鄰居卻認為,這是約定俗成的,而且姑卡早點嫁人,還可以早點生孩子。

三毛繼續滔滔不絕,試圖糾正他們這種扭曲的觀念,誰知對方卻越來越反感,兩家差點因此反目。

每個人只能根據自己的學識、經驗去理解身邊的一切。

跟認知不同的人講道理,對自身也是一種消耗。

諮詢師李蔚有個朋友,之前成立了一家工廠。

朋友認為人脈很重要,每天參加各種飯局,希望藉此打通銷售渠道,卻對工廠的事不聞不問。

李蔚勸他:「產品的質量才是第一,有那些混飯局的時間,你不如自己親自到車間去盯著生產。」

朋友不以為意,李蔚急了,將對方拉到咖啡館,講了半天其中的利害關係。

可出了咖啡廳,李蔚就發現自己的微信被對方拉黑了。

沒過多久,朋友的工廠果然出了問題——第一批產品就檢查出了大量不合格。

工人們只得加班加點返工,朋友也回到了車間親力親為。

人與人之間存在巨大的認知鴻溝,強行去勸誡別人,只會無功而返,惹上一身騷。

允許現實教育他,讓他自發完成認知升級,才是智者的修為。

03

永遠不要叫醒一個認知低的人

博主@清風明月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幾年前,外賣還沒興起的時候,她就多次勸開小吃店的親戚把線上的外賣做起來。

但親戚卻認為完全沒這個必要:

誰會在網上買吃的,涼了不好吃,出了問題怎麼辦,我開店這麼多年了,不一直好好的……

總之,就是不願意做外賣。

幾年以後,線上餐飲發展得如火如荼,親戚的小店經營狀態越來越慘,最終只能關門大吉。

生活中,很多人固執己見的程度,真的遠超你的想像。

電商興起的時候,你勸傳統銷售行業的朋友入局,他覺得沒那個必要;

你見親戚投資的項目有風險,好心提醒,他反而怪你擋了他的財路。

被自己思維困住的人,越容易固守偏見,拒絕做出改變。

《窮爸爸和富爸爸》里,主人公清崎有一個朋友在報社做記者。

她寫的文章很受讀者歡迎,但收入不高,只能勉強維持生活。

寫作能力不錯的她自然有了新的想法,開始在工作之餘寫書,希望通過出版自己的書大賺一筆。

雖然她寫的書內容不錯,但她卻不會運營和推廣,新書一本也賣不出去。

她變得垂頭喪氣,忍不住頻頻抱怨。

清崎聽罷,勸她別灰心,先去學習一下市場營銷知識。

誰知她聽完卻大發脾氣:不要把我和低級的銷售人員混為一談。

清崎只能搖搖頭,兩人也就不歡而散。

許多年過去,這位朋友依舊呆在報社,拿著微薄的工資,繼續著緊巴巴的生活。

美國作家弗格森曾講:

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即便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也無法替別人開門。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是不跟有偏見的人講道理,不跟固執的人談變通。

哲學家叔本華曾講:

面對那些傻瓜笨蛋呢,我們只能用一種方式處理:那就是不要和這種人談話。

不與傻瓜爭高下,不跟蠢人論是非。

放下助人情節,尊重自己命運,要相信你叫不醒的人,總有南牆撞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