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產LCA戰機首摔後,英國人激動不已,法國人卻難受了?

2024-03-15     駱鵬紀     反饋

12日,《觀察者網》援引印度新德里電視台消息,稱印度一架國產LCA「光輝」戰鬥機,在當天下午的訓練中墜毀,打破了成軍7年多不墜的記錄。平心而論,這對於印度空軍來說,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但事件發生後,真正激動的是英國人,感到難受的是法國人。

▲LCA首摔比外界預期的要晚一些

LCA墜機後,其彈射座椅供應商——英國馬丁·貝克公司,毫無疑問是最先收到消息的存在之一,其隨後按照慣例立刻製作出海報。怎麼說呢,儘管馬丁·貝克的彈射座椅確實救了很多人(現在是7719了),但這種做法多少有點奇怪的味道,畢竟這可是傳奇的印度「光輝」戰鬥機,放眼全球屬於獨一份的。LCA漫長的研發歷史,以及最終不堪入目的性能,之前就反覆提到很多次,這裡不再贅述。一個很簡單的對比是,LCA僅僅比殲-10晚首飛三年,如今殲-10系列量產600多架,系列生產已經進入末期,而LCA如今才交付不到50架,不足殲-10的十分之一,產能還沒到爆發期。

▲殲-10的裝備規模相當驚人

沒錯,從2015年1月交付第一架量產型LCA,至今已有整整9年,放在殲-10身上,一個子型號生產都結束了,而LCA卻只裝備了第18、45兩個中隊,大概40架左右,平均算下來一年不到5架。這是什麼概念呢,現代戰鬥機月產一架基本是底線,低於這個數字不僅意味著產線存在問題,也意味著成本會因為硬性支出分攤而高出天際。LCA不到這個標準的一半,這是其採購價高達6000多萬美元,甚至比蘇-30MKI還高的關鍵原因。印度空軍也對這款作戰半徑不到500千米的戰機非常不滿,卻又不得不在壓力下採購,最終也只能將其部署在印度南部(第18、45中隊駐地在印度東南,這是傳統上的臨海安全區)。

▲LCA現狀根本對不起其花費的資源

換句話說,LCA之所以至今才「首摔」,是因為其服役數量少,且印度空軍並不重視,訓練時間短。以其9年時間從零增加到40架,平均每年每架LCA升空訓練150小時估算,LCA每十萬小時墜機率接近4,這是個比臭名昭著的美製「魚鷹」傾轉旋翼機,還高一截的數字。而按照印度空軍計劃,後面再生產的LCA將裝備印度「國產」相控陣雷達,採購數量為87架,是現在早期型LCA數量的兩倍。等到這批新機再服役,恐怕墜機頻率就不是現在的情況了。

▲LCA甚至有心思搞艦載機這種華而不實的型號

馬丁·貝克公司對這種情況恐怕是喜聞樂見的,其出產的彈射座椅確實不凡,數不勝數的成功彈射紀錄,也證明了自己的出色。LCA飛行員大概是最不願意見到這一幕的,畢竟誰也不願意拿自己的生命,去檢驗彈射座椅的可靠性。印度空軍倒是無所謂,這麼多年摔的飛機不知道有多少架,也不差幾架LCA。除此之外,當屬法國達索公司最難受,它倒不是為LCA墜機難受,而是難受「陣風」的未來命運。印度在80年代分兩批採購了49架法制幻影-2000,新世紀後又增購了10架(前兩年低價買的24架二手幻影-2000,主要是零件備份),合計59架現在摔了13架,遠高於其他國家的幻影-2000。

▲印度空軍裝備的幻影-2000也是命途多舛

也就是幻影-2000問世時間早,當時就被不少國家認可,拿到不少訂單,這才沒有被印度空軍的使用表現影響,但「陣風」就不一樣了。這款戰機的早期發展很艱難,服役近10年後,才拿到埃及的第一份訂單,後面也是風雲際會,方有最近幾年訂單拿到手軟的局面。從法國海空軍自己出的事故來看,「陣風」性能還是很可靠的,7起事故損失的8架戰機,有6架是因為意外/燃油耗盡/撞鳥,只有2起原因不明。印度空軍這次LCA事故出得很蹊蹺,戰機本身姿態很正常,甚至還能看到起落架放下,在飛行員跳傘後又滑行了不少時間,但飛行員還是在居民區果斷跳傘,好在沒有造成地面人員傷亡。

▲「陣風」在印度的未來可不光明啊

有傳言稱飛行員是誤觸彈射按鈕,這才被彈射出艙,這個可能性確實存在,但即使成真,也未嘗不是飛行員訓練不足的表現。畢竟這是印度現任總理都親臨現場的高規格軍演,不是一句「出了點小意外」就能糊弄過去的。更關鍵的問題是,印度和法國這兩年正因為「陣風」尾款而爭執,這對「陣風」的使用和維護肯定不利,再加上印度空軍拙劣的表現,來幾次舉世皆驚的惡性事故,將「陣風」的名氣敗一敗,這大好局面可就毀於一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