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的選擇,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身為父母,一定要早一點告訴孩子和朋友相處的原則,鼓勵孩子主動結交正能量的朋友,幫助孩子遠離消耗他的朋友。
——鹿媽
親愛的女兒:
前兩天你和朋友去爬山,途中朋友嫌你爬得慢,把你甩在後面不管。
你返回先下山,她們又叫你在山腳下苦苦等了兩小時。
結果她們卻從另一個出口先回家了。
對此她們理直氣壯:怪你爬得慢,掃了她們爬山的興致。
明明受傷的是你,難過的也是你,可你卻為了討好她們,當晚就邀請她們到家裡來玩。
分享你捨不得吃的零食,還把沒玩幾天的新玩具都送出去了。
當她們說出「我原諒你了」時,你還為她們的「大度」感激涕零。
當時,媽媽因為看不慣你太委屈自己,沒忍住罵了你幾句。
現在靜下心來,我想在開學之際,是時候給你補上這堂缺失的社交課了。

首先,媽媽想跟你聊一下「 友情腦」。
「友情腦」的人把友情看得太重,容易不辨好壞,委曲求全。
就像你,為了維護友誼,總是把朋友擺在上面,把自己放在低處。
可這樣往往換不來將心比心的善意,反而容易招來得寸進尺的算計。
還記得我們一起看的電影《我們的世界》嗎?
那個叫李善的女孩,為了討得小夥伴寶拉的歡心,主動給寶拉做值日、編手鏈、送小禮物......什麼都聽她的。

可她越小心翼翼討好,寶拉越把她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把她的心意踩在腳底下。
所以李善不可避免地,一次次被寶拉戲弄。
後來,李善結交了另一個新朋友,智雅。
李善把對寶拉的熱情復制在智雅身上。
把心愛的東西毫無保留地分享給智雅,也讓自己的情緒輕易被智雅左右。
她會因為智雅的一個示好開心好久,也會因為智雅的一句話難過很久。
甚至,她還偷偷拿媽媽的錢,給智雅買了一件昂貴的禮物。
可她的百般用心,智雅不但不放在心上,還故意玩弄她。
她精心為智雅準備生日禮物,可智雅壓根就沒邀請她參加生日會。

當時,李善在螢幕里傷心落淚,你在螢幕外又氣又急。
你說:「李善怎麼這麼傻?人家都沒把她當朋友,她還總去討好,難怪人家都欺負她。」
是啊,這其實就是「友情腦」的危害,深陷其中,不知其害。
所以,媽媽希望你認清一個真相:
真心未必能換來真情。
一些你以為的好朋友,看似打著「朋友」之名,卻可能行著傷害之舉。
豆瓣上一位網友曾寫下悔過帖。
她成績還不錯,原本有望考上重點大學,然而,高二時的一次意外,讓這一切化為泡沫。
那時,她有一個玩得很好的朋友,總是攛掇她一起曠課去網咖。
她明知這樣做不好,卻因為害怕朋友翻臉,一次次撒謊,請假陪朋友去泡吧。
後來,朋友跟隔壁班一個同學鬧矛盾,約好打群架。
她為了朋友義氣,參與其中。
結果,其中一人左眼被戳瞎,她們都進了少管所。
她無比懊悔:「如果我能早點分清友情的好壞,守住友情的底線,我的人生不至於灰暗至此。」
一朝選錯朋友,毀掉的將是整個人生,損友的危害堪比毒藥。


接下來,媽媽想和你聊一下「毒朋友」。
「友情腦」之所以危害很大,是因為「毒朋友」在潛移默化地荼毒你。
遠離「友情腦」的關鍵,是要先會遠離這6種毒朋友。
1. 輸出「負能量」的朋友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情緒傳染實驗」。
讓一個笑容滿面的人和一個愁眉緊鎖的人同處一室,觀察兩人的情緒變化。
結果,不到半個小時,這個笑容滿面的人就變得愁眉苦臉起來。
哀和喪會傳染,再積極的人都禁不起負能量的長期侵蝕。
趁早遠離負能量的朋友,陽光才能照進你的生活。
2. 貶低打擊你的朋友
我們曾看過一個視訊,小女孩在台上表演唱歌,引得一陣陣掌聲。
結果下台後,她的朋友卻一直在貶低女孩:開唱的時候太緊張了,有個地方走調了,唱歌時牙齦都露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