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過得不好,而是格局太小

2023-07-23     玉兒     反饋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

總覺得生活中處處是小人,工作上事事被針對;

明知是芝麻綠豆之事,卻也能壓得自己喘不過氣;

眼看著別人歡呼著奔向幸福,只有自己每天都像是在混日子,卻又無能為力……

人生過半,原想把日子過成詩,誰曾想卻是滿地雞毛。

殊不知,一個人之所以痛苦,往往不是過得不好,而是格局太小。

畫家林帝浣曾在作畫時感悟道:

高度不夠,看到的都是問題;格局太小,糾結的都是雞毛蒜皮。

這句話同時道出了一個人越活越被動的根源。

作家羅伯特·清崎有個記者朋友,因為自己寫的書,一本也賣不出去,內心焦慮。

她對清崎說:「明明我以前寫的文章很受讀者的認可,現在書賣不出去,只能抱著報社的鐵飯碗,緊巴巴過日子。」

清崎聽罷,建議她去學習市場營銷,誰曾想女記者一聽就惱了。

她指責清崎不該把她和銷售人員混為一談,自己是作家,怎麼能涉足這種簡單的工作。

兩人不歡而散,清崎只覺得可惜,如果她能放大格局,掌握市場運作能力,自己的書也會相應打開銷路。

清崎始終相信格局源於閱歷,所以他在做船員的時候,就學習了國際貿易;

在施樂公司的時候,掌握了管理技術;

在四處演講授課時,又搭建了廣泛的人脈。

正如清崎所言:「格局如同棋盤縱橫交錯,既是局勢,就需要我們做全局部署,而真正的高手絕不會埋頭苦幹,而是在思考中求新求變,實現破局。」

格局,是一個人理解生活的底層邏輯。

格局小的人,眼裡只有雞零狗碎,生活儘是蠅營狗苟,亦步亦趨,一天比一天焦慮;

格局大的人,即使低到塵埃里,也能在一地雞毛中仰望星空,歷練自己,向上生長。

正是格局差距,造就了人生的雲泥之別。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誰比誰更容易。

如果成天揪著針頭線腦不放,一點破事就如臨大敵。

長此以往,只會讓自己困於方寸之地,囿於瑣碎之間。

《格局決定結局》里有這樣一句話:

人無格局不立,事無格局難成;有多大的格局,才能處理多大的問題。

人這一生,難免會遇到諸多不順,如何面對,往往取決于格局的大小。

經濟學家劉潤曾分享過一件事。

有個年輕人對劉潤哭訴自己正在遭遇的人生至暗時刻。

原來,她在自己創業做品牌的過程中,被競爭對手故意抹黑。

對方派水軍偽裝成顧客給差評,甚至還撕掉她家產品的正規標籤,貼上其他不正規的標籤,然後拍照發帖子,大肆宣揚是假冒偽劣產品。

面對同行無休止的攻擊,年輕人感到特別苦惱。

聽罷,劉潤勸她說:「如果一個人格局太小,就會很難容人,更不能容事,算的都是家長里短的小帳,看不到廣闊的增量。」

幸好,這個年輕人聽勸,她選擇沉下心來打造自己的品牌,最終發展得越來越好。

相比那些習慣於停留在當下,輕易被表象裹挾的人,有大格局的人,往往活得通透且灑脫。

哪怕是身處最低的境遇里,也能活出最高的境界。

究其原因,並不是他們天賦異稟,也不是因為智商超群,而是因為他們深知:

與其在無關緊要的人和事上消耗自己,不如把人做好,把事做對。

要知道,一個人格局大的時候,運氣最好。

當你跳出自我的局限,專注於提升自己,縱使荊棘也生花。

因為生活,永遠無法打敗一個內心有星辰大海的人。

有句話說得好,格局決定結局。

所謂格局,就是一個人思維的高度,認知的深度,內心的廣度。

如果感覺活得越來越沉重,不妨放大格局,從生活的泥淖中解脫出來。

1)理性歸因,衝破思維的障礙

心理學上則有個詞叫「理性歸因」,源自社會心理學家海德提出的歸因理論,他認為任何事的原因無外乎兩種:

一是內因,即自身原因;二是外因,即從外物或者他人身上找原因。

格局小的人,思維方式單一,習慣把好的結果歸因於自己,把壞的結果歸因於其他。

或故步自封,或隨波逐流,一味怨天尤人,無法衝破自己的思維障礙。

相反,格局越大的人,越能夠跳出固化的思維模式,懂得用關聯的、整體的、動態的眼光看問題,建立穩固的理性思考能力。

2)持續閱讀,提升自己的認知

《認知天性》的作者彼得·布朗說過:認知,是人與人之間的本質差別,同時也造就格局差距。

提升格局,不僅需要思維的支撐,更需要不斷學習,跳出自己的認知水平圈。

白岩松曾經透露,多年前他曾經為了做節目,吃不好飯,睡不著覺,幾近崩潰。

而最後讓他走出困境的是:讀書。

他在一次演講中說到:「書讀多了讀出智慧,總可以好好地、正確地去面對各種各樣突如其來的苦難。」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