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人財兩空!保健品,把50歲王阿姨送進了ICU。
50歲的王阿姨開了一家紡織品店,但近幾年電商快速發展,也讓她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差,而碰巧在姐妹的介紹下,她加入了一個科技公司的「網際網路學習群」。
群里常常發布招募廣告,宣稱每月上交1153元並交滿兩年你就是持股人,之後每月就可以自動分紅50多萬,王阿姨著實心動了,最終也真的按時交錢了。
年初的時候,王阿姨就收到來自美國的快遞,是四罐該科技公司生產的保健品,聲稱具有防癌、抗腫瘤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是贈送給持股人的福利。

保健品上的英文字母,王阿姨是一點也看不懂,但她覺得,有英文一定就是進口的。
之後王阿姨就按照群主說的方法每日服用,可一周後就出現胃部不適症狀,但群主卻說這是保健品讓你身體的問題暴露了,繼續吃半年,你的胃病就會好。

然而,繼續吃了兩個月後,王阿姨卻進一步出現小便發黃、眼睛乃至全身皮膚發黃的情況,還會胸悶。某日,她直接在家坐著就喘不過氣,幸好及時被愛人送往了醫院。
檢查發現,王阿姨肝功能指標嚴重超標,谷丙轉氨酶1131U/L,膽紅素330umol/L。經醫生詳細問診才確診是亂吃保健品引起的藥物性重症肝炎,住進了ICU。
後續王阿姨接受了六次人工肝支持和激素治療,才保住性命,轉危為安。

一、保健品,中老年養生路上的「大坑」
如今養生觀念深入人心,而這也促使保健品市場變得火爆。
根據中國保健協會提供的一項數據來看,中國保健品每年銷售額在2000億元左右,其中老年人的消費就占了一半,數據還指出有65%老年人曾用過保健品,並且有66%老年人是在他人宣傳推銷下購買保健品的。
保健品並非藥品也無法替代藥品,但某些商家卻大肆宣傳保健品的醫療功效,特別是在暴利的驅使下,保健品的「騙術」也越來越多,平日裡省吃儉用的老年人就是他們主要「攻略」對象。
商家或推銷人員常常打著專家教授講座的幌子,贈送各種小禮品,還會打起噓寒問暖感情牌,老年人不知不覺就陷入騙局中,甚至被忽悠後仍深信不疑,因為保健品而耽誤病情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二、5種保健品被吹上天,卻沒什麼用
現在市面上所售賣的保健品種類非常的多,特別是以下這五種保健品,它們的功效甚至被吹到天上有地上無的地步,然而效果卻微乎其微。
蛋白粉:正常人平時若飲食上吃夠了蛋奶魚肉,其實不需要額外食用蛋白粉補充蛋白質。
而對於身體肌肉少或者消化差、飯量小的老年人來說,就很容易有蛋白質不足的情況,這個時候適度食用蛋白粉的確能帶來一些好處。
不過總的來說,如果你牙口好且消化正常,平時飲食上魚肉蛋奶都不缺,那麼就沒必要在蛋白粉上花錢了。

黑糖:黑糖經過長時間熬制時發生美拉德反應程度較高,因而顏色深,產生的香氣也比一般紅糖濃郁。
但與此同時,黑糖中丙烯醯胺的含量也高,一旦攝入過量這類成分,就可能會促進衰老以及慢性病的發生。平時少量喝黑糖水沒問題,但若為了養生而大量吃則十分不明智。

葡萄籽膠囊:葡萄籽膠囊能夠補充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原花青素,對於本就缺乏抗氧化物的人來說的確有作用,但「美白」作用卻有些誇大其詞了。
並且原花青素會降低多種消化酶活性,還會影響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別是有怕冷、貧血等症狀的女性,盲目服用葡萄籽膠囊反而會加重症狀。
魚油:我們鼓勵大家多吃海魚,是因為海魚含有魚油、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夠幫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也能保障智力發育和預防認知退化。
但保健品魚油,對於經常吃不到魚或者素食者來說,的確有些作用,但一般情況下,吃魚油還不如直接吃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