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金龍魚「三太子」,不愛柴米油鹽愛音樂,豐益皇位傳給誰?

2022-12-27     司馬懿     反饋

按郭家「何必多留財」的家風來看,郭孔豐似乎沒有刻意安排子女接班,而是讓他們各自發揮所長。早在2011年更有傳聞神華集團董事長陳必亭或將取代郭孔豐執掌益海嘉里。但過了這麼些年,郭孔豐仍穩坐益海嘉里的龍椅。

據天眼查瑞立豐益電子設備安裝(上海)有限公司的註冊信息

顯示,郭孟儒手上還有兩家豐益在上海的分公司,分別是瑞立豐益電子設備安裝(上海)有限公司和瑞立上海貿易有限公司,郭孟儒是兩家公司的董事長,父親郭孔豐是董事。這樣看來,三少爺郭孟儒也有接手家族企業的一部分,郭孔豐也並非完全放手任由其闖蕩音樂事業。

目前老三還很年輕,或許也還不具備獨挑大樑的資質,想必郭孔豐也是想讓年輕人先在外面歷練,積累經驗,對於未來會否回歸家族企業完全接盤,現在還不好說。

我們知道,家族企業代際傳承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遠的規劃和考量。目前郭孔豐可以說寶刀未老,不過偌大產業,誰來接手是個大問題。假如「兒孫不如我」,可以考慮「傳幫帶」模式,由職業經理人輔佐少主,如新希望「公主」劉暢和陳春花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劉暢接管新希望後,劉永好聘請職業經理人陳春花再度出山,出任集團聯繫董事長兼CEO,輔佐少主劉暢把舵,三年內在新希望轉型過程中功不可沒。直到2016年5月份,陳春花正式卸任,劉暢獨挑大樑,兩年來交出了幾分合格的成績單。

新希望的交班可以說是一個值得參考的例子,許多家族企業在面臨類似問題時候,不妨借鑑新希望傳承的成功之處。郭氏的商業帝國十分龐大,光靠年輕二代恐獨木難支,因此,在接班人的培養和「賢臣」的提拔上要有綜合的考量,否則,「守業更比創業難」的魔咒恐怕難逃。

上一頁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