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夫妻靠2000令吉白手起家 如今成為國民漢堡 銷售超過10億 創辦人是來自大馬人

2022-11-27     司馬懿     反饋

夜晚,大街旁停著一台Ramly Burger小餐車。

煎盤上漢堡肉煎得滋滋作響,三三兩兩的行人被四溢的香氣吸引,一旁的小販在煎好的漢堡肉上撒下特製醬料,再按顧客需求加入蛋、生菜或者番茄,最後用印有Ramly Burger的包裝紙打包。 Ramly Burger是深夜嘴饞的最佳救贖,也是身為大馬人成長過程中最熟悉的場景。

近日推特廣為流傳創辦人Ramly白手起家的故事,在坊間掀起討論。 本期「網絡熱什麼」帶你一窺國民漢堡創辦人Ramly,如何一手建立屬於他的漢堡帝國。 穆斯林排斥外來文化 看見清真漢堡肉商機 Ramly出生在霹靂角頭(Tanjung Piandang),但在雪蘭莪適耕莊(Sekinchan)長大。他在16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8。為了尋求更多的就業機會,成年後的他來到吉隆坡紮根。

1978年,當時馬來西亞廣為接納外來文化,一些國際連鎖餐廳如麥當勞或肯德基陸續入駐。在一所超市當切肉工的Ramly從新聞上得知,許多穆斯林擔心漢堡肉非清真。因此,他毅然決定攜手妻子兼夥伴Shala,研發專屬穆斯林的清真漢堡肉。 坐位Ramly Burger創辦人Ramly,右為他的太太Shala。

一如所有的成功故事,Ramly的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由於當時人們對於漢堡的熟悉度有限,肯嘗試的人少之又少,甚至會因為是外國文化有所牴觸。因此,Ramly向人民信託局(MARA)提出RM7,000的貸款申請不獲得批准。 在苦求無門的情況下,Ramly只好拿出僅有的RM2,000儲蓄,踏出他未來漢堡帝國重要的一小步。

全國現在隨處可見Ramly Burger餐車的蹤影。 由於沒有多餘的資金買器材,Ramly夫婦只能用手工製作每一片漢堡肉,每日生產200片清真漢堡肉。雖然付出許多汗水,但回報不如預期。 即便如此,Ramly沒有輕言放棄,他在吉隆坡秋季路開起小攤販,現場販售漢堡肉。同時迎合當地口味不斷改良漢堡肉的秘方。 漸漸地,小攤販的生意轉虧為盈,甚至從日產200片的漢堡肉增至3,000片,於是,Ramly 在1980年註冊屬於他的漢堡公司——拉姆利集團(Ramly Group)。

4年後,Ramly將生產漢堡肉的業務加以拓展,他在吉隆坡敦拉薩鎮建一家10萬平方英尺的工廠,提升漢堡肉餅日產量至1萬片。同時,Ramly不滿足現況,進而將生產線拓展到冷凍食品,也開始製作香腸、雞塊、肉碎等,在全馬各地超市銷售。 來到2018年,Ramly在雪蘭莪英達島,建立第3家規模更大的漢堡肉工廠,可以日產100萬片。2019年,公司的銷售額達到了10億令吉。

如今Ramly研發的清真肉食品,更銷售至海外如新加坡、柬埔寨、印尼、孟加拉等地。 全國街頭不難發現Ramly餐車的身影,成為了大馬宵夜美食的另類代名詞。根據統計,大馬有超過25,000的攤販出售Ramly的產品。 此外,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其實Ramly集團也開設了實體餐廳,供食客坐著享受該公司的肉食品。

Ramly的成功間接為我國創造了上萬的就業機會,他的創業事跡更激勵不少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