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還沒到15歲,就和哥哥跟著三叔去了廣東惠州。三叔要去貴州做生意,沒在惠州過多停留,就拜託老鄉照顧我們。
在惠州,我們村裡和鄰村的一些人在這裡租房落家了。大人們多數收賣廢品,他們的兒女就在這邊廠裡做事。經他們介紹,我和哥哥進了當地廠房。
第一次進的是台灣人辦的燈泡廠,分成白班和夜班,兩班倒,每班12個小時。最難熬的是上夜班,很容易打瞌睡。

(一起打工的小夥伴)
這底層體力活的艱辛,讓我知道了讀書的重要性,後悔自己沒有好好讀書。然而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下去。
之後,我和哥哥又進了一家做手鏈的工廠。幾個月後,我就認識了老公。那時,他在隔壁的染線廠拉貨。
他開車,我走路,見過幾面,我們就認識了。當時的男青年,很多都是染髮或穿著引人注目的,而他的樸實無華正好對了我的眼。那一年,他20,我16。

(我們在一起)
之後,我才知道他來自大陸安徽阜陽,家裡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他最小。他爸媽就租住在廠房附近,做些小生意。
認識他的時候,他跟他哥一起開小貨車,給一些工廠拉貨。
相戀半年後,我懷孕了。那時候,我才17歲,這麼小就有了孩子,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打電話給媽媽,只告訴她我談了男朋友。
聽說我談的對象是安徽的,爸媽堅決不同意,尤其是爸爸,擔心我遇人不淑,怕我遠嫁受委屈。為了阻止我的戀情,他立馬從老家搭車過來,要把我帶回老家。

(我家的兩輛功臣)
我怕爸爸把我帶回去,就跟老公出去躲了起來。爸爸來到惠州,沒有找到我,他感到很失望。現在十多年了,他還沒有釋懷。
那時,我年輕無知,傷透了爸爸的心,這是我一生的愧疚,也是我努力把生活過好的鞭策。
後來,我跟老公租住在惠州博羅縣楊村鎮,這是他父母租住的地方。當時條件很差,住在瓦房裡,用門板做床板,用磚做床腳,更談不上婚紗和婚禮,我就這樣心甘情願地跟了他。
直到女兒一歲多的時候,我們買了一輛四米二的藍牌小貨車。他負責開車,我帶著小孩跟車。因為車比較小,一個月下來,也掙不了多少錢。

(那些年,擺過的地攤)
靠老公一個人的收入,只能維持生計。在那個夏天,我就沒再跟車,想著另外找份事,增加收入。
我把婆婆閒置的三輪車利用起來,拉西瓜到路邊賣,生意還可以。後來,我又到廣場擺攤賣玩具,帶著女兒四點多鐘去擺攤,賣到晚上八九點鐘收攤。
這樣的日子過了三年,之後我又懷了老二。想到馬上就要添個小孩,開支加大了,得想辦法增收。於是,我就讓老公去學個B證,因為他拿的是C證,只能開四米二的藍牌車。
老公覺得我是對的,就趕緊去練車拿B證。之後,我們換了輛六米八的貨車。

(做店員的時候)
換大車,老大已經上一年級了,我就帶著老二跟老公一起出車,跑短途。
一年後,我們又有了老三,然後我就一直在家帶孩子。直到2013年,老三一歲多的時候,我找了家三班制的服裝店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