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中有這樣一句話:
「一輩子真的很短,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長,永遠真的沒有多遠。」
人這一生很短,我們需要清醒地活著。
人在世上活著,會面臨許多選擇和決定,也會遭遇困境和疑惑。
有人被慾望蒙蔽了雙眼,做錯了錯誤的決定,遺憾終生。
一個活得通透的人,會有這三次覺醒。

古人言:
「人身難得而易失,良時易往而難追。」
人這一輩子,最大的財富是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人生的第一個覺醒:金錢永遠沒有健康重要。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唯一的,無論用多少財富都換不來。
金錢名利都是虛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百年之後都會煙消雲散,化作黃土。
叔本華曾說:
「人類所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
世上錢多賺不完,隨富隨貧且隨喜。
曾經看過一個這樣的故事:
有一個人非常喜愛金幣,他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收集、累積金幣。
直到有一天他存了三萬個金幣,他想好好地享受接下來的生活,不想再累積、追求金幣了。
正當他這樣想時,有一個老人突然來找他,這位老人就是死神。
死神對他說:
「你的生命已到盡頭了,我是來帶你走的。」
這個人非常吃驚,好不容易累積了三萬個金幣,居然現在就要走了。
於是他要求死神再給他三天時間,並願意分給死神一萬個金幣,死神不答應。
他以為死神嫌太少,於是要求只要給他兩天的時間,就分給死神兩萬個金幣,死神仍然不答應。
他又要求死神給他一天的時間,就分給死神三萬個金幣,死神還是不答應。
最後,他哭著要求死神,只要給他三分鐘,寫幾句話給後代的人,他便給死神三萬個金幣。
死神看他那麼可憐,終於答應給他三分鐘,他便在紙上寫了一句話:
「世人啊!請好好珍惜人生的時光吧!因為三萬個金幣也買不回一個小時。」
如果沒了生命,再多的錢也都沒有意義。
人生短暫,就像石頭相撞時所發出的一點火花轉瞬即逝。
智者和愚者的區別就在於誰懂得珍惜健康,愚者用健康換取財富,智者為健康可放下一切。
沒有什麼事情,值得我們用健康去交換。


畢淑敏曾寫過: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我們來到這世上,擁有的第一個身份,就是為人子女。
年幼時,我們享受著父母的一切,對他們發泄最惡劣的情緒。
長大後,我們離家,奔向遠方,一頭扎進工作,開始組建新的家庭。
我們總以為歲月漫漫,來日方長,總覺得父母的身體還健壯。
可回家時看見母親臉上的皺紋、父親頭上的白髮,才發現歲月留在他們身上的痕跡是如此明顯。
人生的第二次覺醒:陪伴父母要及時。
王小波曾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中說:
「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央視曾經做過一個計算。
如果人的一生平均壽命是75年,那麼人生不到三萬天,僅有900個月。
假如我們的父母的年齡平均五十歲,每個月見面兩次,那麼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是20個月。
但假如一年見一次面,那麼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月。
作家麥家曾因隔閡與父親疏遠了幾十年,直到父親患重病後才突然意識到,那是他生命中最重要、也是他最愛的人。
他開始彌補,特意制定了旅遊計劃,想要帶父親到東南西北的幾個大城市走一走,但因為父親的病情,最後只去了北京上海。
為此,麥家一直不能原諒自己。
後來,他常對別人說:
「盡孝,要趁早。」
世事無常,明天和意外不知哪個先來,我們能做的,唯有珍惜當下與父母相處的每一刻。
香港電台知名主持人梁繼璋給兒子的一封信中寫道:
「親人只有一次的緣份,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前世修來的機緣。
親人只有一次的緣份,別讓父母久等,更別讓你的愛遲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