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極為「詭異」的問題:人類6歲以前的「記憶」,為什麼會消失不見?

2021-09-14     司馬懿     反饋

勵志人生

傳播正能量,這裡只分享最有力量的文字!帶你看勵志語錄,獲人生智慧;成功有捷徑,我全都告訴你。想要了解更多勵志故,那就快來關注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回想6歲之前的記憶,好像什麼都想不起來,想要獲得那部分記憶的方式,大都是通過父母和別人的描述,往往不是從自己的大腦中提取。

這是普遍存在的情況,心理學家認為,6 歲之前人的大腦發育不完全,無意記憶占主導地位,之後才出現有意記憶,這個時候不容易記住,且記得不牢固。 大腦中的神經元在6歲時達到巔峰,6歲之後慢慢減少,導致記憶在長大後逐漸被遺忘。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生理系統發生變化,需要儲存的記憶也越來越多,那麼記憶便會不自覺地丟失一部分。

6歲之前的大腦發育

人剛出生時,大部分器官的發育都很完善,但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大腦是記憶的物質基礎,記憶力的水準與大腦的發育息息相關。在人年齡較小的時候,腦部發育中最慢的組織,就是負責記憶的那一部分。

這也不是說兒童是沒有記憶的,恰恰相反,兒童有記憶,對於最近發生的事完全記得住。因此,人會丟失6歲之前的記憶,也並不是因為當時年齡太小記性差。

根據記憶的類型, 6歲之前的記憶大多屬於短時記憶。短時記憶是指在一段較短的時間內儲存少量資訊的記憶系統,短時記憶的主要特點,就是容量有限和保存時間短暫,也就是說,6歲之前所能記住的東西並不多,並且由於短時記憶的特點,記憶保留的時間不長。

​​

​​美國愛埃默里大學的派特裡夏·鮑爾提出,在人的大腦中,負責儲存記憶的機構有兩部分:一個叫前額皮質,另一個叫海馬體。

海馬體主要負責的是對人之前的經歷進行鞏固和強化,使短時記憶能夠變為長期的記憶。海馬體裡面有一個叫做「齒狀回」的地方,記憶資訊要通過它,傳達到海馬體的其他地方,而這塊區域並不是生來就有的,在4~5歲時才會逐漸成熟。

所以在大腦沒有發育完全之前,記憶資訊無法通過齒狀回傳達到海馬體,短時記憶就不會變成長期記憶,時間越長,就越容易遺忘。

​​

​​ 腦中的神經元

神經元的基本功能,是通過接收、整合、傳導和輸出資訊實現資訊交換。研究發現,人在6歲時,腦中的神經元時就已經達到巔峰狀態,之後的生長速度則逐漸變得緩慢。

研究人員指出, 要使記憶更穩定,需要加強個體神經元的連接。而兒童腦中神經元之間的連接,要遠遠強過成人腦中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所以在成人時,對於兒童時期的記憶會變得模糊。

新研究表明,增加編碼相同記憶的神經元數量,可以使記憶持續更長時間。根據神經元的特點,兒童時期神經元的數量較多,在之後會慢慢減少,那麼對於記憶持續的時間就會比童年時期更短。

​​

​​無論是從神經元的數量,還是從神經元連接的強弱,童年時期都是優於成人時期的,大腦的發育不完善,但神經元的發展卻是迅速的。

神經元就像一個連接資訊的網路,讓人的大腦沒有混亂。當接受各種各樣的信號時,神經元能夠通過強弱來調節。所以,每次的經歷,都可能會改變這些神經元連接的相對強度。

人們不斷長大,不斷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大腦接收越來越多的資訊,神經元的連接和數量也會慢慢發生變化,大腦是一台精密運作的機器,使用的多了,也會發生損壞。正如神經元的發展,童年時期是理想的,但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改變。

6歲之前的神經元發展迅速,而在這之後,神經元的發展相對減弱了,神經元雖然不是記憶系統,卻跟記憶力的關係十分密切,神經元的不斷減弱也意味著記憶力的下降。時間一天天累積,人們對於很多年之前的記憶也就變得不再清楚。

​​ 記憶的發展規律

根據是否是有預定目的、是否使用專門方法,記憶可以分為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無意記憶是一種沒有目的和意圖、自然而然發生的記憶。有意記憶,則是有明確記憶目的和意圖的記憶。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