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李誕金句又上熱搜:人到中年,「算了」是一種智慧,記住3句話,與自己和解

2021-09-08     司馬懿     反饋

所以,與其糾葛於過去的身份,幻想從未來得到救贖,不如進入當下時刻。

就像武志紅曾說:

「想結束不幸的事情對我們的印象,從而令自己的心靈獲得自由,我們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接受。」

04

偶爾哭哭也挺好

英國桂冠詩人丁尼生,在一首詩中記述過一件事。

有一位士兵戰死,有人將他的屍首帶回到他妻子面前。妻子見後非常悲傷,呆住,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之中,卻始終沒有辦法哭出來。

丁尼生說:「她必須哭,否則她將會死去。」後來,還是一位聰明的奶娘,將她的小孩帶到她眼前。

看著失去父愛的孩子,妻子情不自禁地哭了出來。她對孩子說:「我親愛的孩子,我將會為你好好活著。」

通過一場痛哭,妻子高度壓抑心理得到緩解,開始接受失去摯愛的傷痛,下決心要為失去父愛的孩子好好活下去。

這就是哭泣效應,當人們在極度高壓或者過於悲痛時,痛哭一場,有助於緩解負性情緒,避免越陷越深而無法自拔。

成年人面對負性情緒時,常常喜歡壓抑,甚至用微笑來偽裝,可這種方式累積到一定程度不堪重負時,往往會造成嚴重後果。

事實上,就連心理醫生也會向合適的來訪者推薦哭泣療法,即:利用哭泣來宣洩內心的不良情緒,達到緩解心理症狀的一種療法。

適當的哭泣,不僅能讓被壓抑的負性情緒得到宣洩,還能起到自我安慰和提升情緒的作用。一般人們哭泣後,情緒強度會降低40%。

所以,當負面情緒不能轉化,哭泣一番又何妨?

很多時候, 哭過,狀態會更好。

05

像照料朋友一樣關心自己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克裡斯汀·奈弗教授在課堂上,向學生輪流提問以下兩組問題:

當您的愛人或朋友遭遇挫折、情緒低落、覺得自己不夠好時,您通常會怎麼對待Ta?您會說些什麼?用什麼樣的語氣?您會做些什麼?

當您自己遭遇挫折、情緒低落、總覺得無法令自己滿意時,您通常會怎麼對待自己?您會對自己說些什麼?用什麼樣的語氣?您會做些什麼?

通過類似測試,奈弗教授發現,大多數參與的同學都會回饋,對待他人時充滿理解與寬容,面對自己則恰恰相反,滿是挑剔與批評。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與那些多數同學一樣,待人寬容、待己嚴苛。

但事實上,當面臨挫折自信不足時,相比假裝自欺更合適的方法,是自我關懷,即: 像關懷朋友那樣關懷與照料自己。

提升自我關懷能力,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一是,自我友善。

意思是,寬慰自己,而不是自我批判。東方文化強調要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鮮少教我們要如何安慰犯錯或者失意的自己,甚至還鼓勵自責。這種做法容易過度,導致對自我無休止的挑剔和批判。

自我關懷不僅強調停止過度的自我批判,還強調要積極主動地學習寬慰自己,就像寬慰一個失落的朋友那樣。

二是,普遍人性。

當事情不如想像中那樣發展,或者自己不盡如人意時,身處低谷的人們容易產生出一種孤立無援之感,覺得「我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痛苦或者犯錯的人「。

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會經歷痛苦。脆弱和不完美,是普遍人性,是每個人必經之路。痛苦和不完美是人的共性,並不會單獨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是每個人都會遇到。

三是,正念靜觀。

自我關懷提倡的是相對客觀的外部視角,像看待朋友那樣,講究不偏不倚,平衡地應對負性情緒,既不壓抑也不擴大。

也就是說,以開放、不帶評判的態度,運用正念去靜觀覺察自身的消極思維或者情緒;同時,也不過度沉溺在自己的想法或者情緒之中,以避免被負性情緒所束縛。

自我關懷不是在困難上撒糖,粉飾困難。恰恰相反,想要真正地關懷自己,就要有勇氣直面令人痛苦的經歷。

願你我,都能早日戒掉過度的自我批評和苛責,學會像關心他人一樣「抱抱」自己。

北野武曾說:「人生最重要的結局是:

我們終有一天,要學會和自己平凡不完美的父母達成和解。

我們終有一天,要學會和自己、和這個世界達成和解,無論它在你看來美麗,亦或醜陋。

一個懂得與自己和解,懂得放下的人,才能真正與世界溫柔相處。

10個人關注我,9個成爲富人;給你的人生一點感悟,教你如何努力獲得最大的成果,每天進步一點點,成功就會更近一點。點贊關注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