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格局的媽媽:三不說,三不幫,三不慣

2024-04-27     玉兒     反饋

如果回答的是媽媽(姥姥),媽媽就會誇我聰明,選的對!

如果選擇爸爸(奶奶),媽媽就會說:他都沒怎麼管過你,你還選他!我(姥姥)白疼你了!

其實在當時的我心裡,這是一道讓人痛苦的選擇題!

就像要把心分成兩半一樣,我既愛爸爸(家族),又愛媽媽(家族)。

一個家最可怕的不是窮,而是充滿「家庭內耗」。

一個媽媽在家裡過於強勢,貶低隊友,不僅不利於夫妻關係,對於孩子來說,也會弱化父親這位男性的形象!

父親的定位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父親在孩子的眼裡代表著無窮的力量與強大的依靠。

研究顯示:69%女孩的自信心,來自於父親的肯定;65%以上的女兒將父親作為選擇伴侶的標準;父親對於兒子,則更多是智力與規則方面的啟迪。

所以,聰明的媽媽是幫助爸爸樹立強大人設,傻媽媽才會一味貶低他。

2. 不說掃興、打擊的話

上初中的女兒收到了一位異性的小紙條,回到家扭扭捏捏的跟媽媽說了這件事。

媽媽看完紙條,對著女兒大聲責怪:「天天不好好學習,凈弄些不要緊的!也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長得什麼樣!把這些沒有用的心思都放在學習上,比什麼都強!」

女兒聽完,大哭一場。

後來,老師反應說這個女孩在學校不跟同學交流,活動也不積極參加,變得不自信了!

同比之下,另外一位媽媽,對於女兒收到異性小紙條的做法就顯得高明,不僅化解了女兒的尷尬,還提升了女兒的自信:

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女兒還能收到男生寫的小紙條。

看來你在異性同學眼裡,還是有很多閃光點的!

但是學生還是學業為主,你能分享出來說明你可以處理好。

媽媽十分謝謝你的信任,能跟我分享這件事。

同樣一件事,同樣的目的,做法卻是天壤之別。

父母總是喊著要做孩子的朋友,如果朋友總是罵我、打擊我、掃我興,我一定和他絕交!

有一對捧場的父母,太酷啦

3. 不說哭窮的話

之前發了一篇文章,說「不配得感」。

現在明明有能力了,但是在給自己買一件好衣服、吃一頓大餐之後,竟然會有愧疚感!

節假日自己一個人沒有帶爸媽去旅行,給自己買了好衣服沒有給父母買,就會有深深的負罪感!

其實,這都是童年種下的因。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媽媽——

為了讓孩子懂事、珍惜現在的生活,經常跟孩子哭窮,抱怨賺錢辛苦,父母的艱辛。

我常聽的一句話:我們一個汗珠子摔八瓣,面朝黃土背朝天給掙出來的錢,你就買了這了!

從骨子裡培養出來的匱乏感、貧窮,會讓整個人變得自卑,如果不刻意糾正,一輩子都會如影隨形!

三不幫

《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中寫:懶媽媽,不一定不是好媽媽!其實,做80分媽媽就夠了!

1. 不幫孩子獨立完成的忙

小區里有一個3歲半的孩子,送去幼兒園兩天就讓勸退了,原因是:不會自己吃飯!上廁所不會自己脫褲子!

前兩天吃飯,一邊吃一邊跑,老師得追著喂!

不會自己脫褲子上廁所,每次都是憋不住了才找老師,結果就是還沒來得及脫褲子,就尿了!

上了兩天,老師就勸退了。回家先學會自己吃飯、脫褲子上廁所,再上幼兒園吧!

需要追著喂飯的孩子,不在少數!

其實孩子在10個月以後,就可以練習自主進食了。

只需要一把合適的餐椅,一副合適的工具就夠了!

2. 不幫學習的忙

上大學時做家教,遇到一個初中生。

學生媽媽是全職媽媽,從一年級就陪著孩子上各種課外班!

上課外班時,這位媽媽一直旁聽,孩子記一份筆記,媽媽記一份筆記,回家孩子有記得不清楚的,就參考媽媽記的。

上了初中,媽媽依舊如此,媽媽自嘲:重新上了一遍!

其實,不僅僅是學習上,生活上也是如此,所有的過程媽媽都幫著孩子做了,孩子只需要得出結果就可以了。

例如:學校要求孩子整理錯題,需要抄題目!這個孩子嫌麻煩,所以都是媽媽抄完題目,孩子只需要做題。

衣服、床鋪、書包,都是媽媽搭配好,整理好,孩子不需要思考,穿上、拿走就可以了。

結果就是:從一年級到高中,課外班沒少上,媽媽也挺累,錢也花出去不少,高考孩子名落孫山。或許不能稱之為名落孫山,只是他的真實水平就是如此。

3. 不幫孩子做決定

近期給孩子讀的繪本是一套關於邊界感的書。

我們做父母,總是覺得孩子小,不能夠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所以我們習慣越界。

我的一個好朋友,以前她有一個自己喜歡的男朋友,可是他媽媽覺得男方條件不好,不喜歡她的男朋友,以死相逼,逼她分手!

後來她分手了,嫁給了父母喜歡的老公。

結果就是一個人的悲傷變成了兩個家庭的悲劇!

結婚有了孩子,她得了重度抑鬱症,後來沒幾年就離婚了。

父母應該做的,不是幫助孩子做決定,而是教會孩子如何選擇,如何面對結果,人生是孩子自己的。我認為對於12歲以前的孩子,提供選擇,讓孩子決定,對於12歲以後的孩子,學會放手,讓他自己選擇、決定。

三不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對於孩子身上的不良習慣,家長一定不要縱容、嬌慣。

1. 不慣打罵長輩

孩子在1-2歲時,會有一個階段喜歡打人,這個階段孩子是沒有惡意的,完全出於好奇,這個階段應該告訴孩子:手是用來幹什麼的?

等到孩子3歲的時候,又會有一個愛動手打人的階段,這個時候就得立規矩了!3歲看老,指的是3歲開始立規矩,立住什麼樣的規矩,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我常看到很多姥姥奶奶帶的孩子,一不高興就對著姥姥奶奶拳打腳踢,有時候父母在身邊也不說什麼,肯定是覺得長大了就好了!

1/2
下一頁
玉兒 • 25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47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40次觀看
玉兒 • 240次觀看
玉兒 • 100次觀看
玉兒 • 350次觀看
玉兒 • 74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43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270次觀看
玉兒 • 180次觀看
玉兒 • 13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