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定要3歲分床、5歲分房?別再被「育兒標準」綁架了!

2025-04-12     玉兒     反饋

四:分床分房,怎麼做孩子才不害怕?

分床不是「趕」孩子走,而是一步步「引導他自己願意走」。

我們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循序漸進給孩子分床:

①先分床不分屋。

先讓孩子和爸爸媽媽在同一個房間裡,他睡自己的小床,哪怕小床先貼著大床放都可以。

②睡前儀式別少。

比如講個睡前故事,關燈前我們和孩子說一句「媽媽在旁邊,有事喊我」,讓他心裡有個「定心丸」。

③房間留燈或留門縫。

有的孩子怕黑,不是真的怕光,是怕「斷了聯繫」。

我們給他留盞燈、或者門別關死,他知道你在,就能安心。

④慢慢拉開距離。

小床和大床,從挨著,到間隔一米、再到分房。

別一步到位,要給孩子心理適應的過程。

⑤房間裡放些讓他安心的東西。

房間裡可以放一些讓孩子安心的東西,比如媽媽的枕頭、他最愛的小娃娃、熟悉的被子。

有這些,孩子能建立「自己的地盤」。

這過程,也許不是幾天就能完成的。

我們也別逼他「必須幾歲就搞定」,重要的是,我們讓他覺得「這個變化是安全的、被接納的」。

分床過程中,最忌諱的是:今天說好陪他,明天突然撂挑子讓他自己一個人睡。

孩子會覺得被拋棄,反而更焦慮。

說白了,我們就是讓孩子知道:雖然媽媽不在眼前,但我依然被愛著。

這種感覺要是穩住了,他自然就敢一個人睡。

想讓孩子勇敢,不是把他推出去,而是讓他知道,身後有人接著他。

等他心裡穩了,不用你說,他自然會往前走。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