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胰腺癌除了大便次數多,還有哪些症狀? 其實,人患有胰腺癌之後除了會改變正常排便習慣之外,還會產生許多的其他症狀。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患胰腺癌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吧。
1.黃疸
約50%以上胰腺癌患者會出現一個明顯的早期症狀,黃疸。
黃疸是高膽紅素血症的臨床表現是腫瘤壓迫或浸潤膽總管所致。
黃疸的出現可能是表明胰腺癌的癌腫發生在胰腺的頭部,也就是所謂的胰頭癌。
另外,胰腺癌患者的黃疸是具有梗阻性,常常表現為無緣無故眼球發黃,不時伴有皮膚瘙癢,尿色呈黃色或茶色,嚴重時全身皮膚會發黃。
雖然不是所有的胰腺癌患者都會出現黃疸,但是只要出現黃疸,務必引起注意!
2.腹部疼痛不適
腹痛也是胰腺癌的常見的症狀。
當患者胰腺發生癌變,癌腫侵及到腹腔神經叢所導致的腹痛。
這種疼痛早期一般較輕,發生時間、位置不規則。
隨著病程加重,晚期其痛感較為強烈,主要集中在上腹處。
特別是到了晚上,由於迷走神經感覺痛覺會更加敏感,所以夜晚疼痛會有所加劇。
一旦出現上腹部長期疼痛,且晚上更加明顯,一定要及時進行血液性檢查或者彩超、CT等檢查
3.消化不良
除腹痛、黃疸外,胰腺癌患者往往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
當胰腺中出現腫瘤阻塞,會導致膽汁和胰液不能進入十二指腸。
眾所周知,膽汁可以促進脂肪的消化吸收,而胰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例如胰澱粉酶、胰蛋白酶等,各種消化酶會參與腸道內澱粉、蛋白質物質的消化吸收。
當兩者被阻塞無法進入腸道時,腸道內的物質將無法被消化,進而會出現食慾不良,伴有噁心嘔吐等的消化道反應。

4.體重減輕
一般而言,胰腺癌患者大多會看起來十分消瘦,其實這對於癌症患者而言是正常的必然現象。
一方面是由於癌細胞在生長轉移中會消耗人體的蛋白質、維生素,長年累月,人體會因為能量消耗過大而出現體重下降,且這種消耗是無法通過飲食補充的。
另一方面,胰腺癌是一種消化道腫瘤,常常伴隨食慾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狀。
當一個人內在能量不斷被消耗,同時卻無法通過外在營養補給,勢必會一天比一天瘦。
因此,當你發現正常飲食體重卻無緣無故一直減輕,請保持高度警惕,及時就醫檢查。
結果顯示,前一組的小鼠腫瘤形成率降低50%,而另外一組的腫瘤重量減少25%。 結果表明,有氧運動在胰腺癌初始與發展階段,都有助於提高腫瘤療愈率的作用。 小鼠實驗後,該研究團隊在人體研究試驗中模擬小鼠實驗進行了驗證,表明 IL-15 信號通路與運動過程中的抗腫瘤有著密切的關係,適當的運動有助於提高胰腺癌的療愈率。 因此,據報告顯示,有氧運動有益於胰腺癌的治療。 建議大家可以進行每周3-4次的有氧運動,例如游泳、慢跑、騎騎腳踏車等等,每次大概每次30-60min,增加身體免疫力。
四、除了運動,預防胰腺癌,還要做到這幾點
胰腺癌誘發因素多種多樣,我們在積極運動預防的同時,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健康生活,遠離疾病。
首先,要飲食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食用穀類、豆類、甘薯等粗糧,搭配豐富的水果、蔬菜、雞蛋等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纖維素類、蛋白質類等營養物質。
還要多吃富含葉酸、硒、鎳的食物,例如蘆筍、蘑菇等。
有相關研究顯示,多吃富含鎳硒的食物,有助於預防細胞、組織受到損失,降低胰腺癌的患病風險。
同時,要減少糖類的攝入。
據美國營養學雜誌一篇報道顯示,每天喝兩杯飲料,患胰腺癌的風險將比不喝的人高出90%。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戒煙戒酒,保持飲食清淡,維持飲食平衡。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要堅持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作息,尤其是對於免疫力較為地下的老年人來說,健康生活,避免過度勞累尤為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心態平穩,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大起大落,保持愉悅。 當人處於愉悅狀態,體內的應激激素分泌會減少,免疫細胞會被激活。 而當免疫細胞被激活後,自身免疫力會隨之被提高,進而能夠促進人的健康。
除此之外,要定期檢查。 做到早篩查,早診治。 據相關研究顯示,小於2cm、1cm直徑的胰腺癌的生存率分別為30%,60%左右,遠高於晚期發現後的胰腺癌療愈率。 尤其是對於有家族遺傳胰腺癌疾病的人群,年齡超過40歲且長期飲酒的人群、原因不明的頑固性腹痛、腰背痛的人群、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適、厭食及消瘦者以及反覆發作性胰腺炎患者等等。 要定期進行檢查,儘可能在疾病嚴重之前檢查出並積極治療,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結語:
身體健康無小事,尤其是對於中老年人而言,更要注意日常養護。
珍愛生命,遠離癌症, 從健康生活,規範飲食,定期檢查做起,做一個對自己生命負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