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中全是防腐劑,有毒還致癌?真正要少喝的是這3種「假牛奶」

2025-03-21     武巧輝     反饋

三、熱牛奶變毒牛奶?怎麼回事?

最近網上有人說牛奶不能加熱,否則會有中毒,稱加熱的牛奶不如不喝,營養都沒了,這是真的嗎?

確實很多人習慣喝奶之前把牛奶加熱,不過這種加熱溫度往往不會超過100°,而牛奶中的鈣對於這個溫度不太敏感,更別提流失掉了,但部分蛋白質確實有可能會隨高溫產生變性,比如牛奶加熱出現的奶皮就是表現。

這也不意味加熱的奶就沒有蛋白質了,至於其他維生素的部分流失,也可以從日常飲食中攝取,所以實際牛奶的營養價值不會因為加熱受到太大影響。

至於所謂的加熱出現的毒牛奶,並不是牛奶不能加熱,而是加熱的方式錯了。

比如用沸水加熱帶包裝盒的純牛奶,可能會導致包裝材料中的聚乙烯被分解,產生有毒物質。不僅會讓牛奶的營養大打折扣,還可能變成「毒牛奶」

專家總結3大常見的熱牛奶錯誤方式,看看你有沒有?

1、加熱溫度太高

牛奶可以適度加熱,但不宜太高溫加熱,研究員發現當牛奶加熱溫度超過60°就會導致其中乳鐵蛋白和β–乳球蛋白髮生變化,而且隨溫度升高,其中營養成分也會流失的越多。

2、帶包裝加熱

很多人為了方便直接把常溫帶包裝的牛奶放入微波爐加熱,殊不知牛奶盒中含有一定的金屬成分,遇到微波爐撞擊時就會引起火花,造成微波爐爆炸。就算只是短暫加熱,也可能影響盒中的聚乙烯成分,析出有毒物質到牛奶中。

3、過度加熱低溫奶

低溫奶,也就是需要低溫保存的巴氏殺菌奶,這種奶對溫度很敏感,不能直接煮熱,想要保留牛奶中的營養和風味,最好選擇水浴控時控溫加熱。

總的來說牛奶加熱過程有很多講究,切忌犯了上述錯誤示範,避免營養流失的同時還可能攝入有毒物質,影響健康。

參考資料:

[1]《【科普】純牛奶有防腐劑?牛奶致癌?真相是……#2024全民營養周》.粵婦幼.2024-05-15.

[2]《經常喝牛奶或增加這兩種癌症風險?這項研究應該這樣解讀》 .科學闢謠.2024-03-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