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不少,信息量不小,還把我嚇了一二三四跳。
雖然節奏稍顯鬆弛,但「含鬼量」很好地補足了這點。
問題來了——倘若全員皆鬼,那不就沒人會被嚇到了(除了我)?

事實上,「嚇到」只是一瞬間,感動卻是綿延不絕的。
女編劇善海與「同居者」的故事,就讓我經歷了從捂眼看到淚流滿面的過程。
同居者雖然老是把屋子裡的電斷掉,卻沒有真正威脅到善海的生活。
TA甚至以一種保護者的姿態出現在善海身旁。
善海伏案睡著時,牆上倒映出同居者高大的影子,仿佛俯身擁抱著他。
聽到屋外有人唱著歌走夜路,善海開窗制止,對方卻被嚇倒在地,因為他看見一雙大手正輕輕扶著善海的肩。要不是吃了外形的虧,真的可以看成是守護天使(bushi)......

事實上,善海的生活里,的確曾擁有過這樣形影不離的保護者—— 女友海媛。
兩人是同性伴侶,有著明顯的年齡差。
海媛在意世俗的眼光,對同居的計劃有些擔憂,善海為此失望到破口大罵。

一次吵架後,兩人一前一後上了輛公交車。
海媛坐在善海身後,善海氣得頭也不回。
然而,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讓車上所有乘客的命運急轉——
前一秒,他們還懷揣著各自心事前往不同目的地;後一秒就集體等待死亡的審判。
有人不幸離世,有人被送進重症監護室。

死神到來的一刻,坐在后座的海媛像往常一樣,伸出雙手擁住了前座的善海,為愛人保住一絲生機,而海媛緊扣的雙手卻因屍僵難以分離,
當生與死的真相揭曉,善海終於意識到黑暗中的同居者是誰……
她泣不成聲,哭喊著愛人的名字。
是惠媛啊,是說好了要一起同居,開始新的人生的惠媛姐啊。
惠媛一次次讓屋子斷電,其實是為了讓善海去小巷盡頭的照明商店。
因為像善海這樣徘徊在陰陽兩界的「未亡人」,需要靠著自己的求生意志,在照明商店這個陰陽交界處拿到自己的燈泡,才能返回人間。

回過頭來看,惠媛最恐怖的「不斷生長」的設定,其實源自最純粹也最強大的愛意。
她在車禍發生的那刻張開身軀與雙手,用自己的生命保護愛人。
這種強烈的意願釀出執念,才讓成為幽魂的她身軀不斷變大。
《照明商店》中,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愛情、親情、友情被描繪出不同的形狀,卻無一例外地扎心。
前面說的指甲反著長的女子,一眼看上去,像是恐怖片里典型的「怨氣女鬼」。
她有個縫人的操作,嚇出我一身冷汗。
眼鏡男把她帶回家後失去了意識,她掏出工具,大開大合地縫著眼鏡男的身體。

別的恐怖片里這眼鏡男可以死兩千回了,但……《照明商店》中,縫人是真的為了救人。
原來,眼鏡男也曾是車上的乘客,車禍發生後,他的腰被鐵桿壓斷。
深愛他的女友得知他的「死訊」後決定殉情,卻在最後一刻得知男人一息尚存,她後悔了。
然而,即使把指甲都摳落了,女友還是沒能自救。
成為鬼魂的女孩,決定用有限的時間去救活徘徊在陰陽兩界的愛人。
眼鏡男一次次身體斷裂(物理),她便一次次將他縫補完整。
女孩奮力的一針一線,轉換成現實中重症監護室的一聲聲心跳。

可惜的是,所有在那裡相遇的「有緣人」都認出了彼此,獨獨眼鏡男忘記了縫補他的女友。
是感情不夠深,還是男人已然決定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這也是我喜歡《照明商店》的一點——沒有誇大感情的力量,也不只謳歌人性的亮面。
有很多細節,回首格外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