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相信他曾經金錢至上的價值觀了。

在之後演講中,張慶祥說自己的改變源於一個夢境。
在那夢裡,他聽到了一句命令「幫助困境中的人們。」
夢中的聲音讓身處絕望的張慶祥重新找到了目標。「從前的我以為有錢就是快樂,而快樂就是要不斷地追求財富。
但當我在臨終邊緣時,我的法拉利跑車、我買的土地和洋房、我的生意對我已經變得毫無意義了,這些東西都無法為我帶來一丁點的安慰和快樂!」
在以前新年時,張慶祥會開著自己的跑車去往親戚朋友家。
因為他知道他擁有的這些東西是別人沒有的,他認為這就是快樂。

但患病以後,張慶祥發現曾經的自己太過愚蠢了。「所以我們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那不叫快樂,當我面對死亡時,我無法想像我還能抱著我心愛的跑車而感到歡喜。
真正的快樂是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幾個月前,當我還感到非常頹喪時,我發現與家人、朋友們溝通能使我更有力量,他們在我身邊分享我的苦與樂,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對於快樂是什麼,在死亡懸崖上的張慶祥給出了自己的結論。「你們知道什麼能使你展顏歡笑嗎? 那種快樂是來自於幫助受苦難的人。
我們必須儘早認清我們生命中的重點,而且是越早越好,千萬不要像我。」

在張慶祥改變之際,生活給予了他一個小小的回報。
他的檢查報告顯示,他是EGFR陽性,這意味著他出現了那小機率的EGFR變異,他不必進行化療了,只要服用口服藥就能控制控制。
在之後,張慶祥的腫瘤數量開始下降,曾經布滿身體的腫瘤被消滅了九成,在幾個月後這個數據甚至還能下降。
這是個令張慶祥高興的消息,即便他的癌細胞會在產生耐藥性後繼續擴散,但他延長了自己的生命倒計時。
能多活些時日總是讓人開心的。

在病情得到控制後,張慶祥開始將自己的經歷分享給他人。
他不再是曾經那個視金錢為第一的有錢人了,他貫徹助人為樂的新準則去看望同為癌症的患者,去給予鼓勵與安慰。
他帶著自己的經歷,去為其他同行們演講分享,去告誡他們不要等到重病纏身時,才發現金錢沒那麼重要。
毫無疑問,張慶祥改變了。
但令人悲傷的是,當他尋覓到真正快樂與幸福的時候,他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在過去的日子裡,真正帶給我快樂的是與人們的互動,我的親人、朋友、真正關心我的人,他們和我一起歡笑和哭泣,他們能夠識別我所經歷的痛苦和折磨,我們需要財富,但不可一味只為了自己,我已經歷過,我知道生命中只有財富是非常空虛的。」
2012年10月18日,張慶祥去世,年僅40歲,他之前追求的財富沒有隨他一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