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內陸地區呢?難道真的沒人住嗎?當然不是,在廣袤的內陸地區,還是有一些人口分布的,比如,在礦產資源豐富的地方,可能會發現一些小型的礦業城鎮。

還有一些人選擇在內陸地區經營大型牧場,這些牧場可能比一些小國還要大!但是,相比於澳大利亞的總面積,這些人口實在是太少了,以至於大部分內陸地區仍然是無人區。
有趣的是,儘管澳大利亞的人口密度很低,但它的城市化水平卻很高,大多數澳大利亞人都生活在城市裡,享受著現代化的生活。

這就造成了一種奇特的現象:澳大利亞既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大陸國家,又像是一個由幾個大城市組成的「城市國家」。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澳大利亞如此獨特的人口分布呢?為什麼大部分內陸地區至今仍是無人區?答案可能就藏在澳大利亞獨特的氣候和環境中。

【氣候與環境】
如果以為澳大利亞全是陽光沙灘,那就大錯特錯了,這片大陸的氣候,可以說是極端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想像一下,站在澳大利亞的中心,四周是一望無際的荒漠,沒錯,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大部分都是沙漠或半沙漠。

這裡常年高溫乾旱,年降水量可能還不到100毫米,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這相當於一年洗一次澡的水量都不到!
但別以為澳大利亞就只有乾旱,這個大陸的氣候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在北部,會發現熱帶雨林;在東部沿海,則是溫帶氣候;南部甚至還有地中海氣候,這種多樣性,讓澳大利亞成為了一個小型的「氣候博物館」。
然而,這種氣候多樣性也帶來了不少挑戰,比如,澳大利亞經常面臨極端天氣的威脅,乾旱、野火、洪水,這些自然災害輪番上陣,讓澳大利亞人苦不堪言。

特別是乾旱,它就像是懸在澳大利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可能聽說過"千年一遇"的大旱,但在澳大利亞,這種級別的乾旱可能十年八年就來一次。
這種極端的氣候條件,直接影響了澳大利亞的生態系統,在這裡,會發現一些世界上最獨特的動植物,袋鼠、考拉、鴨嘴獸,這些奇特的動物,都是在這種極端環境中進化出來的。

澳大利亞的植物也不甘示弱,比如說桉樹,這種樹不但能適應乾旱,還能在野火中存活,沒錯,沒聽錯,澳大利亞的一些植物是需要野火才能繁衍的!
但是,這種獨特的生態系統也十分脆弱,氣候變化、人類活動,都可能對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比如,大堡礁就因為海水溫度上升而面臨嚴重威脅。

這種獨特而又脆弱的環境,直接影響了澳大利亞的人口分布和經濟發展,大部分人選擇生活在氣候宜人的沿海地區,而內陸地區則因為惡劣的氣候條件而人煙稀少。
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澳大利亞是如何發展經濟的呢?他們是如何在保護環境和開發資源之間尋求平衡的?

【經濟與資源】
如果說澳大利亞是個「幸運的國度」,那它的幸運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地下,沒錯,我們說的就是礦產資源,澳大利亞就像是坐在一個巨大的寶藏上,而且這個寶藏似乎取之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