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快被「逼瘋」,向全世界發求救信:它們為什麼不去中國?

2024-08-19     舒信育     反饋

他們直接到埃及投資,養殖、進口小龍蝦。

硬生生幫他們把小龍蝦從入侵物種變成了致富渠道。

相關的新聞不論在中國還是埃及都引起了熱議。

新華社還專門遠赴埃及跟蹤報道了這一案例。

還有19年前後德國和比利時的大閘蟹也曾經泛濫成災。

成群的大閘蟹直接入侵了他們的地下水系。

把地下水管道、河道都給破壞了。

老外看著囂張的大閘蟹只剩無奈。

最終也是中國的食品企業出手了。

把他們的大閘蟹進口到了中國。

一方面是增加國內大閘蟹數量的供給。

一方面還優化了大閘蟹的品種。

可以說是合作共贏了。

既然有這麼多「優秀作業」在先。

越南為什麼還不趕緊抄他們的。

找中國談合作,把羅氏蝦出口到中國呢?

不是他們沒想過,而是中國根本不要。

麼西方國家那麼遠都要了。

越南就在家門口卻遭遇了出口難呢?

越南水產有風險,「進口」需謹慎

不是中國「雙標」,故意坐視不管。

而是進口越南的蝦風險確實太大。

雖說湄公河從圖片和視頻上看風景相當秀麗。

但實際上因為建大壩、排污水、搞養殖等人類行為。

湄公河的河水已經不像原來那樣清澈見底了。

不論是抗生素還是重金屬都曾經被檢測出來超標。

超過五分之一的魚類都存在滅絕的風險。

再加上,河裡的羅氏蝦基本都是吃泥巴、腐肉的。

自然也就成了重金屬沉澱的重災區。

就算是在國內人工養殖的環境中。

羅氏蝦也是重金屬超標列表中的常客。

湄公河這種天然水域中的重金屬和寄生蟲能有多泛濫,不用說大家也能想像到了。

超標的重金屬和抗生素。

可能正是湄公河的羅氏蝦能長那麼大的根本原因。

這種蝦,就連他們本國人都很少吃。

這種風險極大的水產品,不進口才是對我國人民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