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娘家」,為什麼是初二,而不是初一或初三

2023-01-27     司馬懿     反饋

說起文化習俗,節日便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積澱,也是最好的文化習俗的展示。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眾多的寓意深刻的文化節日: 為了紀念屈原這一愛國士大夫,我們設立了端午節,划龍舟、吃粽子,以此表達我們的哀思; 為了表達異鄉遊子對家鄉的思念,我們設立了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成為家人良好溝通的橋樑和紐帶; 為了紀念默默奉獻的勞動人民,我們設立了勞動節……

多彩的民間節日造就了多樣的民間文化。而這眾多的節日,都不能算是中國最大的節日。說起中國最大的節日,幾乎人人都十分興奮,那就是中國的春節。 一、春節追溯 春節可以說是所有中國節日之首。春節定在農曆的正月初一,但一般一直到正月十五春節才算結束。 人們會從春節前一個周便開始忙碌,準備春節的各種東西,新的一年開始之後,人們又會開始各種走親訪友的活動,長時間沒有交流的親朋好友會坐下來敘敘家常,聊聊自己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關於春節,又有怎樣的歷史淵源呢? 民間關於春節的來源眾說紛紜,而最普遍的、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便是年獸了。 在很久以前,有一種怪獸叫「夕」,每年年末,它都會出現在村子裡,在村子裡到處傷人,為禍一方,當地人都十分懼怕它,卻也拿它沒有辦法。於是他們便向灶王爺許願,希望灶王爺可以請一位神仙來降伏這個妖怪。

於是灶王爺便請了天上一位叫「年」的神童,妖怪再次為禍人間的時候,神童用紅綢嚇退了妖怪,然後他又用放在火里燒地劈里啪啦的竹竿將妖怪嚇跑,而神童趕走妖怪的這一天,正好是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於是人們把這一年叫做除夕,把新年的第一天叫做過年,以此來紀念這一段傳奇故事。 從此之後,紅綢和鞭炮都成為了過年的一個重要的標誌,其實不僅如此,過年還有很多不一樣的習俗…… 「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上還背著一個胖娃娃……」一曲耳熟能詳的《回娘家》,總會在新春唱響,每逢大年初二,出嫁的姑娘總會穿戴一新,帶上姑爺和孩子,開開心心地回到娘家,與親人共聚,同享新春之樂。

初二「回娘家」的習俗,不知從何時起,從此一路傳承。即便在眾多習俗日漸消失的當下,「回娘家」依舊雷打不動。關於初二「回娘家」這一習俗的形成,有人說是出自朱元璋。

話說朱元璋的第四個女兒安慶公主出嫁後,過得不甚如意,過年期間偷偷跑回皇宮,想著在娘家好好過個舒心年,卻不料被朱元璋視為不孝,認為過年期間應該留在夫家,於是下旨,規定安慶公主,以後只能在初二的時候,才能回到皇宮。 此事一經傳開,民間大眾都覺得有理,認為女子嫁入夫家,就得在家好好侍奉公婆一家,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於是,民間紛紛仿效,進而成為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漸而漸之,就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世代流傳,就成了如今的初二「回娘家」。

此說法,正史從無記載,只不過民間流傳的野史,不足為信。自古以為,民間就有著「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的說法,並且,即使是到了文明高度發達的現在,很多人的傳統思想里,依舊覺得嫁出去的姑娘就是別家的人,不再是自家人,由此可見,在遠古時期,出嫁的姑娘就更是「外人」。 但即便是「外人」,終究是血緣至親,與那些毫無血緣關係的「外人」還是有區別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親戚間尚且有人情往來與串門走動,自己的姑娘當然會有來往,更何況還是過年的時候。 傳統節日裡,年只有三天——初一至初三,那這三天,「回娘家」為何就定在了初二,而不是初一或初三?答案其實很簡單,從古到今,不論哪朝哪代,中國人都有著諸多講究,特別是「日子」的選擇上,尤為重視。

就拿如今的結婚之日,除去一般的傳統節日外,很多人都會選在「雙日」(尤其是農曆雙日),原因無他,寓意「好事成雙」。由此來看,初一和初三都為單日,三天年中,只有初二為雙日,那初二「回娘家」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初二「回娘家」的習俗就此而成,一方面,過年團圓相聚,共享新年之樂,另一方面,寓意「好事成雙」,吉慶不斷。在習俗的不斷傳承中,初二「回娘家」也不斷完善,姑娘為「外人」,那女婿就更是「外人」了,娘家人需禮而待之。 由此,初二「回娘家」的習俗在歷史的一路發展中,被人們稱為「迎婿日」「姑爺節」,重在姑爺這一「外人」。時至今日,姑娘一家「回娘家」時,娘家會很隆重地款待,好酒好菜是必須的,就連桌上的「座位」也是民俗中最好的位次,如若是新姑爺,娘家還會請人陪酒。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大部分人的思想中,姑娘和女婿也早已都是自家人,一年四季,隨時往來,但初二「回娘家」的習俗,依舊被人們沿襲下來,為新年增添一份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