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冷笑一聲,就答應了。
這母子倆樂不可支,以為白撿了個便宜,誰知第二天,兒子下班回來就發現門鎖被換了,妻子壓根不讓他進門。
妻子表示:「這是我的陪嫁房,戶口本上只有我一個人的名字。你不是要AA制嗎?那你沒有資格進我的房子,自己找住處去吧。」
小李直衝母親家,埋怨母親給他亂出主意:「都是你要AA制害得,現在她不讓我回家了!」
母親見鬧出了亂子,就唯唯諾諾不說話,小李只能自己去和妻子賠罪。

03
強勢的母親,總是能教育出性格軟弱的兒子;性格軟弱的母親,總是管不住兒子,結果兒子多半會脾氣暴躁素質差。
而在這種教育的規律中,父親總是缺失的那一個。
這就導致母親加倍關注兒子的成長,把兒子當成依靠,不惜對兒子的婚姻生活插手過多。
一:對別人的要求唯命是從的人,性格有問題
現在的年輕人找對象,多半會要求一些最基礎的條件:情緒穩定、獨立。
但是在生活中,這些條件其實很難衡量
比如獨立,有的人經濟獨立,也能獨自居住把自己照顧得很好,一個人生活的時候,也能拿主意做一些大決定。但他一旦和人交往,就變成了唯唯諾諾的人。
這類人骨子裡對他人是有討好心理的,在戀愛中對別人的要求唯命是從。
表面上看,似乎是隨和、淡定的表現,其實深層邏輯是缺乏自信。
有的人甚至會說自己沒有愛好、對某些東西沒有偏好,所以怎樣都行,事實上這種態度就是不正常的。即便是一個人對某樣東西沒有偏好,他也可以做出選擇。
完全將選擇權交給他人,是一種下意識討好的心態,是不健康的。

二:父母應該懂得在合適的時間放手
父母管得太多、管得太久,孩子就越是不能獨立,越是會成為父母眼中「長不大的孩子」。
有的父母不是不知道要放手,而是不願意放手。
他們上了年紀,可能退休了,然後就感到了迷茫,他們平時對人際關係是非常渴望的,社交占據了生活的很多時間,離開人群會感到孤獨。
所以他們就死死抓住子女不放手,看似是在關心子女的生活,實則是把自己強行依附在子女的生活中,不願被「拋棄」。
一般來說,子女到了結婚的年齡,父母退休了容易出現這種問題。
但有的父母自身心理狀態不健康,可能是受糟糕的婚姻的打擊,或者是婚後理想與現實落差太大,導致他們從子女很小的時候就進行病態的干預,對子女依賴度極高。
文/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