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可疑的跡象表明,我們所處的世界可能是虛擬的

2022-06-30     大寶貝     反饋

我們人類對外界的感知,其實是我們的大腦對各種生物電信號處理後生成的結果,比如說我們的視覺系統會將外界的光線轉化為生物電信號,然後這些信號會被傳入大腦,經過大腦的處理之後,我們就「看」到了外界的情況,同樣的,我們的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也是這樣產生的。

假如傳入我們大腦的生物電信號是一台電腦模擬出來的,而不是來自我們真實的感覺系統,那我們能不能察覺到不同呢?很明顯,只要這台電腦足夠強大,其模擬出來的生物電信號足夠真實,那麼我們的大腦就無法區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同樣可以產生「真實」的感知。

進一步想,從理論上來講,大腦的功能應該可以用足夠復雜的程序代替,這就意味著,大腦還有可能只是一個程序,並沒有實體。

所以一個合理的推測就是,假如有一個超級系統連接著所有人類的大腦,甚至這些大腦有可能只是程序,那麼如果這個系統能夠完美地給每個大腦提供各式各樣的實時信號,那所有的人類就都會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中,但實際情況卻是,這個世界只不過是系統虛擬出來的而已。

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所處的世界是虛擬的嗎?實際上,有不少人都認為世界有可能是虛擬的,還有研究者指出,有六種可疑的跡象表明,我們所處的世界可能是虛擬的,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

一、對於一台電腦而言,無論它有多強大,其性能終究是有限的,有意思的是,我們的世界確實存在著各種極限,比如說光速就是速度的極限,而各種普朗克常量則是精度的極限,一旦超出了這些極限,我們所知的物理規律就會失去意義。

二、從微觀世界的角度來看,我們所處的世界其實是由大量的微觀粒子構成,而在沒有被觀測的情況下,這些微觀粒子的狀態總是會處於一種模糊的「疊加態」,只有在被觀測之後,它們的狀態才可以確定下來。

研究者認為,在我們的游戲程序中,為了有效地節約系統資源,程序通常都只會顯示玩家所在區域的細節,而將其他區域進行模糊化處理,這與微觀粒子的表現很相似。

三、量子糾纏曾被愛因斯坦描述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不過從程序的角度來看,這可能是程序引用了同一個對象的兩個指針而造成的結果。

四、令人困惑的「雙縫干涉試驗」及其隨後衍生出的「延時量子擦除試驗」,暗示了微觀粒子似乎能夠根據觀測者的行為而給出特定的結果,甚至還有可能違反因果律,如果用程序來解釋的話,這可能就只是程序簡單地使用了條件語句的結果。

五、馬里蘭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吉姆.蓋茨(Jim Gates)在研究弦理論中的超對稱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一些描述宇宙物質基本性質的方程中似乎存在著嵌入式計算機代碼,根據他的描述,這些代碼只有「1」和「0」這兩種形式,其出現方式很像我們常用的網絡瀏覽器中的「糾錯碼」。

六、外星文明一直是我們人類津津樂道的話題,畢竟宇宙那麼大,存在的時間又那麼久,宇宙的星球更是多得難以計數,從機率的角度來講,宇宙中應該存在著大量的外星文明,但實際情況卻是,我們從未發現過任何可以確定的外星文明。

研究者認為,如果我們所處的世界是虛擬的,那這種可疑的跡象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即:運行這個虛擬世界的電腦的算力有限,只能夠支持一個智慧文明,至於宇宙看上去如此浩瀚,只不過是系統給人類製造的假象,由於人類在宇宙中的活動范圍極為有限,因此人類根本就無法察覺。

尾聲

對「虛擬世界論」持認同態度的不乏一些知名人士,比如說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微軟(Microsoft)創始人比爾·蓋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甚至還聲稱:「人類生活在真實世界中的機率,可能不到十億分之一。」

當然了,「虛擬世界論」只是一種未經證實的觀點,是人們探索世界本質的一種假說,盡管這種假說在邏輯上是說得通的,但假說畢竟是假說,所以大家看看就成,不必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