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億美元蒸發,加密貨幣慘遭血洗,真正可怕的風險還沒來臨?

2022-06-22     馬輝紹     反饋

加密貨幣市場寒風刺骨。

19日,比特幣以太幣兩大主流加密貨幣雙雙走低。

盤中比特幣一度跌穿1.8萬美元關口,創2020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以太坊一度下跌至900美元以下。今年以來比特幣跌超60%,以太坊跌超70%。

加密貨幣還值得投資嗎?加密貨幣暴跌的邏輯究竟是怎樣的?這個市場還會爆發更大的風險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人造的「牛市」

要明白加密貨幣為何暴跌,我們先要明白上一輪加密貨幣是怎麼漲起來的。

疫情前後加密貨幣市場出現了結構性的轉變。疫情前參與加密貨幣交易的主要是投機散戶和交易員,長期持有人比較少。疫情爆發後,機構投資者開始進場,他們是長期持有加密貨幣的人。

為什麼機構要入場投資加密貨幣呢?

原因很簡單,美聯儲印了太多錢。疫情爆發之後為了救市,美聯儲開啟了核動力印鈔機,對著市場瘋狂撒錢。撒出來的錢想流入股票市場,奈何當時的股票價格一飛沖天了。

於是機構投資者開始炒作「風險分散」的概念:加密貨幣與股票價格相關性低,可以分散股票風險。

大批投資加密貨幣的基金、ETF建立,大量基金、養老金開始將加密貨幣納入到投資組合中。加密貨幣的第二場牛市就此出現。

系統性崩潰

雖然明面上加密貨幣的熱潮是機構投資者為了分散風險而長期持有加密貨幣造成的,但實際上加密貨幣價格的上漲來源於美聯儲的放水。既然美聯儲放水促使了加密貨幣價格的上漲,那麼美聯儲加息縮表對於加密貨幣來說就是釜底抽薪。

於是我們並沒有看到機構投資者之前宣傳的加密貨幣的風險分散的特性,反而我們看到的是比特幣的價格與納斯達克100指數幾乎同漲同跌,二者高度相關。

因為二者都是因為美聯儲放水而上漲,因為美聯儲加息縮表而下跌。

美聯儲越是收緊貨幣政策,資金逃離加密貨幣的速度就越快。如今加密貨幣的總市值已經從最高點的3萬億美元跌去三分之二,只剩不到1萬億美元。

因此加密貨幣的崩盤不是某一種貨幣的問題,而是全面的系統性的崩盤。

當前加密貨幣世界已經成為獨立於傳統金融貨幣市場的獨立世界,有自己獨立的央行、風險資產和債務。

更大的風險在債務

隨著加密貨幣系統內部的流動性逐漸枯竭,整個加密貨幣世介面臨崩塌。

美國散戶投資人的交易量急劇萎縮。為散戶提供交易服務的經紀商和交易所首當其衝。

但正如所有的金融危機一樣,最大的風險始終來自於債務。

上週,因為加密貨幣的價格暴跌,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貸款商Celsius通知客戶全面停止提款和轉賬。截至5月17日,Celsius有170萬用戶,管理者118億美元的資產。

因為加密貨幣市場缺乏監管,因此加密貨幣的債務幾乎可以無上限的派生。如果說Celsius的崩潰相當於加密貨幣世界的銀行違約的話,那麼穩定幣的崩潰就是加密貨幣世界央行的崩盤。

5月10日全球第三大穩定幣Terra USD的崩潰血洗加密貨幣市場還讓投資人心有餘悸。全球最大的穩定幣泰達幣(Tether,USDT)也面臨脫鉤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