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些奇葩菜名,廚師都沉默了

2022-06-11     好廚師     反饋

廚師通過煎、炸、熬、燉等工序對食材逐一烹調後,放入壇中加高湯和福建老酒以文火煨制,燉出來的湯汁鮮亮剔透,把山海的味道融合得恰到好處。

△「壇起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這道菜鮮美異常,香氣撲鼻,實在是讓周蓮念念不忘。他後來還帶家中廚師鄭春發登門求教,鄭春發學得此法後又加以改進,減少肉類用量,加入多種海鮮。

光緒三年,鄭春發與人合開一家「三友齋」菜館(今福州「聚春園」菜館的前身),將此菜推向市場。食客品嘗過後讚不絕口,說此菜飄香誘人,有人作詩,「壇起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此後這道菜有了「佛跳牆」的美名。

再說說「大救駕」,相傳清初,吳三桂率清軍打進昆明,全城一片混亂,明永曆皇帝的小朝廷逃向滇西,清軍緊追不捨。永曆皇帝逃到騰衝時,天色已晚就在一個小村子住下來。走了一天山路,皇帝早已疲憊不堪,在飢餓難忍之時,主人家炒了一盤餌塊送上來,餌塊、火腿絲、雞蛋、青菜的奇妙組合搭出香甜軟糯的口感。

就這樣俘獲了永曆帝的胃,他吃個精光並封它是最好吃的美食,騰衝炒餌塊從此就有了雲南「大救駕」這樣一個御名。

△可以搭餌塊吃的稀豆粉也很美味 / 《舌尖上的中國》

同樣來頭不小的還有「霸王別姬」。抗戰前夕,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去徐州演出《霸王別姬》,演繹精彩全城為之轟動。演出結束後東道主設宴餞行,席上有一道菜就是「霸王別姬」。

這道菜一上桌,只見一大瓷盆里有鱉有雞,湯味滋醇濃郁,雞鱉鮮嫩酥爛。梅先生嘗了之後大加讚賞,連食兩鱉,座上其餘諸客也都為這道菜拍案叫絕。

這三道菜無疑是美味的,不然也不會在歷史長河中沉澱下來成為經典。但老藝術家認為,它們的名字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小覷。「佛跳牆」「大救駕」都是誇張的修辭手法來表現一道菜的十足風味。

如果說「佛跳牆」只是對極致美味的一種普通褒獎,那麼「大救駕」則更多帶上了歷史故事的色彩,顯得更加誘人。而「霸王別姬」更是妙極,梅蘭芳先生的經典劇目《霸王別姬》和那道鮮美的菜肴相互呼應,這是一種只有中國人才懂的美。

中國人取菜名,到底取的是什麼?

很多外國朋友剛到中國,第一次下中國餐館吃飯的意義不亞於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比較奇怪的菜名翻譯尚且是一大難題,畢竟中國菜名背後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並不這麼容易翻譯,且中西方差異在菜單上就可見一斑。

首先是我們選用的食材就有差異。千百年來,中國人以五穀為主食,以蔬菜、肉類為輔食。而西方人身體里流淌著航海民族、游牧民族的文化血統,他們的飲食則以養殖、漁獵為主,以種植、採集為輔,偏愛葷食,不論是生活吃穿還是日常所用都取之於動物。

△中國的農耕文明影響了中國的飲食文化,圖片:攝圖網

所以西餐廳的菜單C位是各種扒各種肉,而中國菜單必不可少的是米飯和麵食。沒有這樣飲食氛圍的薰陶,外國人自然很難理解什麼叫下飯神菜,也就很難理解「螞蟻上樹」「夫妻肺片」這些菜是以什麼身份出現在中國餐館的餐桌上的。

△西餐廳的菜單C位是各種扒各種肉,圖片來源:攝圖網

其次是飲食方式有所差異。中國人實行圍桌聚餐、同盤而食的用餐形式,也就是合餐制;而西方人則實行人各一份的用餐形式,也就是分餐制。對於中國人來說,吃飯往往是次要的,更多追求的是吃飯的氣氛。而外國人則略微不同,所以在分量的把握上會有些頭疼。

然後才是菜肴命名帶來的困惑。外國人的菜單上通常一目了然,採用的食材和烹飪方法一清二楚,追求簡單實用的他們,在菜單上側重於對菜肴信息的全面傳達。常見的菜肴包括有「Smoked Salmon」(腌熏三文魚)「Chicken Curry」(咖喱雞)「Beef Stew」(紅燴牛肉)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

可中國人的菜單不全是這樣,不僅有以現實主義手法進行菜肴命名的,比如「糖醋排骨」「紅燒雞翅」「番茄炒蛋」「大閘蟹」等;還有以浪漫主義手法進行菜肴命名的,諸如 「龍鳳配」 「鯉魚跳龍門」等。這個差異要怪就得怪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孕育的傳統文化。

省電俠 • 4K次觀看
星小葵 • 2K次觀看
星小葵 • 4K次觀看
星小葵 • 2K次觀看
星小葵 • 2K次觀看
省電俠 • 1K次觀看
省電俠 • 2K次觀看
星小葵 • 7K次觀看
省電俠 • 5K次觀看
星小葵 • 1K次觀看
省電俠 • 2K次觀看
星小葵 • 850次觀看
省電俠 • 4K次觀看
星小葵 • 6K次觀看
省電俠 • 1K次觀看
星小葵 • 3K次觀看
星小葵 • 6K次觀看
星小葵 • 1K次觀看
星小葵 • 5K次觀看
省電俠 • 1K次觀看
星小葵 • 8K次觀看
省電俠 • 1K次觀看
省電俠 • 2K次觀看
省電俠 • 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