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車2萬公里才換一次黑油,為何有些5000公里就要更換黑油?修車師傅:就在這2種原因!

2021-11-29     司馬懿     反饋

當下這個社會,年輕人成功的兩大標配車與房,有車有房也被很多人視作為邁入小康的標誌。為了提高與改善生活質量,只要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大多數中輕年紀群體都會配置起這兩大產品,即便是貸款。

貸款下來後,這兩樣物品後續的成本必然就是負擔,有人評價,房貸與車貸是當代眾多中薪階層的「兩座大山」。當然這裡,如果專指養車的話,光提車貸,其實是不完全正確的。 眾所周知,有了車以後,除了分期付款的車貸外,養車也是一大成本。俗話說「買車容易養車難」,作為消耗品的汽車,無論是燃油消耗還是保養、維修、保險,都是幾大花費不小的後期成本。 而汽車圈內又有一句常說的話「車子三分修,七分養」,可見在後期養車這塊,汽車的保養是多麼的重要。

如今,很多車主對於自己的愛車,感情投入也都不如此簡單,很少有車主會將其完全視為一個代步工具,而放之不理不顧,那既然投入了感情與成本,大多數的車主肯定也更願意為其花錢。 既然花了錢,只要在經濟能力範圍之內,大多數車主肯定也更願意為自己的愛車選擇更好的保養配置。

提到保養這塊,那就不得不提汽車的核心部件,發動機。事實上,發動機在汽車保養中也是被重點關注的一塊,發動機保養狀態差了,將直接影響汽車整個行駛狀態及使用壽命。 那麼其中,發動機這塊最常見的保養項目就是清理積碳與機油更換。而關於機油更換這塊,似乎國內外還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其實有不少車主了解到,歐洲地區是要求每2~3萬公里換一次機油,而為什麼到了我國這塊,我國卻要求5000公里就得換一次機油? 關於這點也引來了無數車友的吐槽,很多朋友認為,4S店就指望著保養這塊掙錢,所以所謂的5000公里換汽油保養純屬大忽悠,實際上機油更換根本不需要那麼勤。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這裡還要提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插曲,在早些年間,某合資車型在國內的機油更換建議頻率為1.5萬公里,基本標齊海外建議更換機油頻率。而這兩年也改為了7500公里的頻率建議,難道這真的是國內維修店為了牟取暴利而目光短淺的編制這樣的騙局嗎? 當然不完全是,理性討論,4S店及一些維修店的確希望通過壓縮發動機的保養周期來獲得更多利潤,但這絕不是他們希望壓縮機油更換周期的唯一原因, 只能說,主觀上這的確又能夠給4S店及維修點帶來更多的保養盈利。那麼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其他原因呢?

以下三點均為主要影響因素:國內路況與車況與歐洲國家大有不同。像歐洲國家,除了幾個大城市外,其他城市幾乎很少堵車,一條大馬路下來,開的非常之順暢,車速可以更快,車子的平均時速也可以更高。而國內不一樣,國內是哪哪都堵,同樣跑1萬公里,國內城市平均車速是30左右,大概需要340小時左右,而歐洲平均車速如果達到60,需要的用時也就170個小時不到。 相同的里程,跑的時間越長,發動機運轉的時間也就越長,相應的工作耗機油情況也就更誇張。一半的發動機運轉時間,誰的換油時間需要更長,顯而易見。 此外,走走停停本身就對發動機的磨損比較大,國內這種路況與車況,經常走走停停簡直司空見慣,既然消耗磨損大了,需要的機油損耗也就更多,自然對換油周期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機油品質的區別。國內很多的車友所加機油都為礦物質機油,這種機油本身是5000公里一換也非常之正常,而歐洲那些建議2~3W公里更換的機油都是全合成機油。 此外,本身歐洲所用機油品質也要優於國內,像國內通用機油標準為API,而歐洲的則是AECA,相對來說,AECA的標準要高一些,所以相應的歐洲機油品質也要優一些。

車主對車態度與處理方式不同。其實說回來,在目前國內,就算是4S店建議車主可以2萬公里一換機油,也有很多的車主不敢而為之,想著哪怕早兩三千公里換,也是一種安心,這本質上是性格特點及汽車文化氛圍決定的。 有些人更愛惜車,而歐洲人認為汽車只是代步工具,說明建議怎麼說,他們就怎麼來!

綜上,這都是比較直接的影響因素。 當然,除了以上,國內人更愛怠速啟動車子的習慣,造成機油消耗量更大以及歐洲車主普遍選擇更長換油周期的產品自行更換等等,都是造成兩國車主更換機油頻率差距大的原因。 如果做不到標齊歐洲人的車況、路況以及機油品質的話,還是老老實實按照保養店建議更換機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