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老人出門旅行,期間接3個電話:做人不能自私,要為兒孫考慮

2021-10-18     諸葛亮     反饋

關於父母,《親愛的安德烈》里寫道:

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幾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面,它為你擋風遮雨,給你溫暖和安全。

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

人總是這樣,習慣成自然,特別是親人之間。

我們習慣了父母給的溫暖和關愛,習慣了他們的庇護,便把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卻忘了給他們一些愛的反饋。

正如賀雪峰教授在談到當今老年人的現狀時所說:

父母年輕時,拚命給孩子蓋房子、娶媳婦、看孩子,一旦完成了人生任務,喪失了勞動能力,無論是物質還是情感,得到的反饋都少得可憐。

春節期間,《你好,李煥英》熱映,引發無數人的眼淚。

劇中,母親李煥英的一句台詞,直戳心扉:我未來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

學者周國平曾說:愛的價值在於它自身,而不在於它的結果。

父母的愛也是如此。這世上大多數的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不求回報,他們只願子女能健康快樂。

可是,我們不能因為他們無私的愛,便認為他們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01.天下父母都一樣,為子女傾盡半生

社區里69歲的老人杜大爺,最近很心寒。

他剛和老伴完成了一場圓夢蜜月旅行,這是他和老伴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旅行。

旅行本來是一件溫馨且歡樂的事,但兒子兒媳的3個電話,讓他和老伴喜悅的心情蕩然無存。

杜大爺老兩口有兩個兒子,如今早已結婚成家,在城市裡開枝散葉。

杜大爺和老伴是同一家企業的普通職工,和身邊大多數父母一樣,他們在兩個兒子身上,傾注了半生心血。

吃穿用度,供他們讀書,買房買車,結婚帶娃……

杜大爺在結婚時,原本和老伴制定了蜜月旅行計劃,不巧的是,杜大爺父親當時發生了一些意外,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

蜜月旅行被一拖再拖,直到後來兩個兒子出生,旅行計劃徹底擱淺。

退休後,老兩口開始了帶孫生涯。

在此期間,老伴和兩個兒媳都產生嫌隙, 畢竟婆媳之間,相隔了一個時代,無論生活方式,還是思想觀念都不同。

正如《流金歲月》里蔣南孫奶奶所說,年輕人有年輕人的觀點,老人有老人的思想,誰想改變誰,都不容易。

在柴米油鹽的磕磕碰碰中,杜大爺和老伴將孫子孫女們都帶到上學。

讓老伴生氣的是,這時候的兒媳開始和她談界限感,老伴質問道:「當初需要幫忙帶娃時,為什麼不說需要獨立空間?」

02.69歲老人圓夢蜜月旅行

為了不連累兒子,杜大爺帶著老伴回到老房子居住。

老房子距離兒子的住處不算遠,十幾分鐘的車程,但兒子工作忙,為了生計,整日東奔西走,連電話都很少打,更別說經常回去看他們。

回到老房子時,杜大爺已經67歲了。

老兩口沒什麼積蓄,帶孩子這幾年,貼了不少錢進去。

兩個兒子以前讀書時,經常說將來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實際上長大後的兩個兒子,就連基本的不拖累他們,都顯得力不從心。

還好杜大爺和老伴都有退休金,兩人平時挺節省,還能存下一些錢,本想著錢存夠了,來一場圓夢蜜月旅行,但老伴一直捨不得花錢。

後來發生了兩件事,才讓老伴下定決心出門旅行。

杜大爺有一位朋友,準備去黃山旅遊,去旅行社報名時卻被拒了,因為他的年齡超過70歲,旅行社不接。

旅行社員工告訴他,他看上的這條線路不適合老人去,如果要去旅遊,除了家屬陪同,還要提供三甲以上醫院開具的健康證明,還要和旅行社簽訂免責聲明……

老伴有個閨蜜,也一直說要去長城旅遊,圓年輕時的夢。

由於各種原因,閨蜜遲遲沒有成行,不久前生病了,是那種治不好的病。送醫後人日漸消瘦,體力不支,哪都去不了,眼看著就要抱憾離開。

這兩件事對老伴觸動很大,眼看杜大爺馬上也70歲了,老伴終於點頭同意,兩人精心挑選了旅行團,踏上圓夢之旅。

1/2
下一頁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19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宗先紀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7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高宏浩 • 2K次觀看
高宏浩 • 3K次觀看
高宏浩 • 3K次觀看
高宏浩 • 3K次觀看
高宏浩 • 2K次觀看
高宏浩 • 3K次觀看
高宏浩 • 4K次觀看
高宏浩 • 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