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小叔家當保姆,卻來我家擺譜子」媳婦的話,刺痛了老人的心

2021-10-03     諸葛亮     反饋

導語:

一對夫妻感情再差都會一起去探望各自的父母,坐在一張桌子上嘮嗑家常。

孝順父母本就是我們的本分,但一個人不可能把整個家庭的責任都抗在自己肩上。這時,妻子的重要性就尤為突出了。

因為疼惜自己的丈夫,才會願意和丈夫一起承擔重擔,就比如照顧老人。

在我們家鄉,老人都會輪流去幾個兒女家裡住。因為男人多數外出工作,所以孝順家裡老人的責任就多數都落在了妻子身上。

所以一些男人對於付出了很多的妻子非常疼愛,這無可厚非。即使是有血緣的親人,感情都是「處」出來的,但有些老人對於自己的兒女卻不是一碗水端平,會偏愛條件不好的兒女

馬婆婆就是這樣的人。

01

村裡人都說,兒子多,福氣厚,老來養老不用憂。可在馬婆婆身上卻不是這樣,原因就是她太偏心了。

馬婆婆大兒子早年搬到城裡生活,臨走前就已經明確說了:「生活費我會定時給你,但不用想著來家裡住。」

好好的母子變成了眼不見心不煩的仇人,就因為馬婆婆太偏心眼。

大兒子和兒媳婦感情很好,但馬婆婆就經常攛掇兒子離婚,想給他找有錢人的女兒,幫忙補貼弟弟

大兒子不在家時,馬婆婆還經常諷刺大兒媳,大兒媳聽不過一氣之下抱著孩子回了家,好好的一個家差點被她拆散。

後來大兒子在城裡買房,馬婆婆又來鬧,吵著要大兒子出錢補貼小兒子買婚房,大兒子沒給,還把她送回了老家,說不想再見到馬婆婆。

馬婆婆只好去找二兒子,可二兒子過得也一般,能出的錢非常有限,馬婆婆拿到錢卻不知感激還開口大罵二兒子愚笨,一點兒也沒出息。

02

某一天,馬婆婆的大兒子和二兒子接到老家來的電話,馬婆婆哭的那叫一個慘,問她什麼事,也不說。

兩人即使手頭再忙,也匆忙地趕回了老家,只見馬婆婆坐在家門外還在哭。

兒子們一問,她哭的更厲害,說弟弟要娶媳婦可又沒錢,你們做哥哥也不知道幫一下。

不得已,兩人東湊西湊給了馬婆婆十萬塊。手裡有錢,馬婆婆就笑了,說「你弟弟兒媳是我親自相看的,到時記得給多點見面禮。」

父母一碗水不端平,兒子們現在沒什麼意見,等到老了,馬婆婆自己種下的苦果終究要自己吃。

轉眼間,年邁的馬婆婆也到了輪流去兒子家養老的時候。

可大兒子當初已經說了,他只會給錢,即使馬婆婆再怎麼胡攪蠻纏,大兒子也不鬆口。指望不上大兒子,馬婆婆便常年住在了老二家。

03

老二夫妻倆老實忠厚,生養的孩子也是隨了父母的性格。他們對馬婆婆常年住在自己家不去小弟家,縱使心裡有怨,卻也盡心盡力的侍候。

可看一個人不順眼,馬婆婆便會處處挑事。她經常指責兒媳婦做得不好,覺得兒媳在糊弄自己,反正無論兒媳怎麼改,她都覺得不滿意。

那段時間,二媳婦不知自己偷偷流了多少淚,丈夫不在家,連個可以睡的人也沒有。再溫和的人也經不住馬婆婆這般折磨

他們的孩子已經十歲多,雖不知為什麼奶奶總是指責媽媽,但她親眼看見奶奶會滿臉笑容得哄三叔的孩子,也會塞錢給三嬸。

二媳婦本來不相信兒子的話,可等她種地時就聽旁人告訴她看見她的弟媳去上班了,那她一歲的孩子呢?果然,等二媳婦一回家,就看見馬婆婆懷裡抱著孩子,還沒等她問為什麼,馬婆婆就大聲說:「以後這孩子就養在我身邊。」

04

一聽這話,二媳婦氣的直發抖,「合著你給弟媳就是做保姆,來我們家就是擺譜子。我體諒你,不是因為你多好,而是你有個好兒子。既然這樣,你想去哪就去哪,我們這沒地住。」

當晚二媳婦就把馬婆婆和孩子送到了小叔子家。

自那以後,馬婆婆臉上再沒有笑過,因為老三媳婦並不記得她的好,反而處處為難她。

當年她就是在老三家幹家務的,等她走後才說自己做,現在陳婆婆來了,自然家務活又推給陳婆婆,自己當個甩手掌柜

所以說,親人間的相處是雙方的付出。像馬婆婆這般偏心眼,不在意兩個兒子的想法,他們也不會一輩子就忍受著母親給予的不公

兒女成家後,父母及時退出,才是明智的選擇,而且作為父母一碗水端不平,兒子傷心自己晚年也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