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花錢,前路卻有無數機緣】為什麼「富人」錢越花越有,「窮人」錢越省越窮?看懂4個道理,離錢就近了

2021-09-22     司馬懿     反饋

有句話叫:「你怎樣看待金錢,就能有怎樣的生活」,我對此話深信不疑。農村人也常講一句話「能花能掙」。

在這種講格局的時代,花錢是格局的具體體現,他代表著一個人的思維、認知,也彰顯著一個人的層次。

比爾蓋茨曾說:巧妙地花一筆錢和掙到這筆錢一樣困難,為什麼錢越花越有,越省越窮?

人生如修行,會經歷百般磋磨。

漫漫長路,眾生皆苦。

成年人將壓力扛在肩,一路負重一路前行,每個人都要在金錢上做權衡。

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斯曾說過:「錢,對於不管有或者沒有它的人來說,同樣重要。」

精打細算是一項必備技能,但倘若把握不好分寸,就會適得其反,落入越省越窮的怪圈。

人這一生,有些錢能省,有些錢不能省。

我有兩個親戚,阿強和小武。

兩家人的生活有天壤之別,可小時候,他們的家境不相上下:都是一樣的窮。

他們是土生土長的山裡人。

小學,徒步走40分鐘的石子路去學校,國中開始住校;

高中幾百人,考上大學的屈指可數。

但好在當地產煤,很多年輕人有機會下井掙錢。

兩人的成績都屬於中上,高三那年礦上招工,小武的父親堅持讓小武輟了學,抓緊機會上班掙錢。

阿強的父親,則讓孩子繼續念書。

可當年大學聯考,阿強的分數差了一大截;

第二年複讀,依然沒有等來命運之神的眷顧,他以9分之差落了榜。

阿強還想再考,爸爸說:「只要你想讀,爸媽再難也支持你!」

阿強複讀的錢,是找小武家借的,小武爸爸還得意地說:「你看小武,工作這兩年,給家裡減輕了多少負擔!」

阿強終於考上了大學。

畢業後,阿強留在大城市打拚,幾年後下海創業,事業幹得風生水起,把父母也接到了自己身邊。

而留在老家的小武,被礦上強制買斷工齡「退休」了。可他之前掙的錢,僅僅勉強維持溫飽,總不能坐吃山空,只好重新出去找工作。

小武一沒學歷,二無專長,只能輾轉在一些建築工地做小工,風吹日曬,在顛沛流離中討生活。

同樣的起點,不同的抉擇,天差地別的境遇。

但歸根結底,是為人父母,對教育認知的不同。

《塔木德》中說:

沒有學童的城市終將衰敗;有學童而不教育的家庭,必將是一個貧窮的家庭。

讀書,是改變命運最有效的方式,或許它不能讓你燦若星辰,卻能讓你免於跌入泥潭。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投資,教育孩子的錢,千萬不能省。

《你不努力,就別怪世界殘酷》的作者沈善書,分享過自己的經歷:

沈善書10歲時,父親不幸去世,沒過兩年,母親又失業了。

他上學的錢,是向親戚們借來的,衣服則是撿表哥剩下的穿。

母親下崗後,靠打零工維持生計:賣早餐、做保潔、出售自製的針織品……

母親佝僂的身影,讓他心疼不已。

他想讓媽媽從老舊的潮濕平房,搬到寬敞亮堂的高樓。

他的這番「宏願」,曾被別人肆意嘲笑:

「他那麼窮,怎麼買得起房子?」

「如果我像他那麼窮,我都沒臉見人了。」

他嘗過貧窮的滋味,受過生活的磨難,遭過無情的打擊,於是更想要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裡,精彩地生存下去。

更重要的,是讓母親過得幸福一點、溫暖一些。

在他眼中,生活不再是一種刁難,而是一種雕刻,將他的心磨礪得更堅韌。

出身貧窮,但從未認過慫;

生活潦倒,但從未缺過孝。

他認真工作,業餘時間筆耕不輟,還兼職做速記員……

從一個月賺幾百塊錢開始,刀耕斧鑿般,一步一步實現了自己高中時許下的願望。

正如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所說:「人窮心不窮,因為心裡有能源,會取之不盡。」

能孝敬父母的人,是幸運的。

演員辛芷蕾,曾淚灑節目現場:

她父親生前最大的願望,是擁有一台電腦,但那時,辛芷蕾因為生活拮据,拒絕了父親,最後父親帶著遺憾走了。

趁父母還在,趁時光未老,盡我們所能讓雙親得償所願;

別讓說出口的遺憾,和說不出口的追悔,伴隨著我們,留下窮盡一生都無法彌補的黑洞。

人生難免會有無奈的事,但孝順父母的錢,不可省。

03維護人情的錢,不必省

作家晚情,學的是法律專業,畢業十多年,不少同學已成為有名氣的律師。

她有一位熟人小艾,準備打離婚官司,找到晚情幫忙,晚情就把一位關係要好的律師同學推送給了小艾。

不久,小艾氣急敗壞地質問晚情:「你們同學怎麼這樣呢?官司還沒打,怎麼能跟我要錢呢?」

晚情驚訝了:收集資料、調查取證都是費時費力的,打官司怎麼會不花錢呢?

她已經有些生氣了,小艾還在喋喋不休:「我可是你介紹的人,你同學也太不給你面子了,上來就要錢,這種人你還是拉黑算了。」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