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窮慣了」的女人,身上會有3個明顯的「消費惡習」,根本藏得住,不改掉,會影響家庭關係

2021-09-10     司馬懿     反饋

如今的中年女人,是一群剛走過青春芳華,放不下夢想,卻又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的女人。

她們扮演著妻子、母親、兒媳、女兒等多種角色,是孩子的「消費規劃師」,是家庭的「採購部長」,在家庭消費中既是決策者,又是執行者,她們的消費觀念主導著整個家庭的經濟支出。

大到買車買房,小到穿衣吃飯,都需要中年女人參與,要麼拍板定奪,要麼親力親為。因此, 她們的消費觀念決定了家庭的整體消費品位,從某種角度說,也決定了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或者說幸福指數。

或許是幼年時期經歷了財務的緊張,有的中年女人往往會在無意間養成一些消費惡習,即使在經濟寬裕後,也改不掉這些壞習慣,導致讓生活枯燥乏味,給家庭生活蒙上了一層灰色陰影,有的還會給家庭帶來財務上危機。

節儉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節儉應該以適度為原則,如果因為過度節儉到連生活最低需求也無法保證,這樣的生活就很壓抑和痛苦,是無法讓人忍受的,消費也會變了味道。

從苦日子裡過來的中年女人,在消費中容易出現過度節儉的行為,把節儉由生活方式變成了生活目的,使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過度節儉的中年女人,對消費品價格極為敏感,他們消費的前提首先是看價格是不是夠低,總是希望花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對質量卻認為不太差就行。

殊不知,一分價錢一分貨,價廉物美只是商家的宣傳噱頭而已, 真正物美的東西,價格是不會太便宜的,而便宜的東西,也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瑕疵。

這些中年女人堅信,消費品沒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她們的身影經常活躍在各商場超市搶購特價商品,處理商品的顧客隊伍裡,即使網購,她們也以價格便宜為消費的第一準則,因此成了聚划算、拼多多等購物平臺特價促銷區的常客。

為了購買到便宜商品,他們堅持不懈,樂此不疲,家人也不得不被動消費這些質次價低的商品,儘管心不甘情不願,也只能勉為其難。

過度節儉看似節省了金錢,實則物極必反,減損了生活的質量和快樂,讓本該愉快的消費體驗,蛻變為一種消費煎熬,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2. 追求奢靡,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給家庭帶來經濟危機

與過度節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中年女人出於「窮人乍富」的發洩心理,消費過度追求奢靡,花錢大手大腳,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費,同樣是一種消費惡習。

缺少理性消費思維,憑感覺盲目消費,不考慮家庭的經濟狀況和承受能力,其結果是讓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長此以往,家人苦不堪言。

追求奢華消費的中年女人性格上比較要強,講排場愛面子,攀比心理較重,希望通過消費證明自己的身價或者體現自身優越感,她們對奢侈品牌的商品不是考慮適用性,而是在意其高端消費的附加值。

對消費品過於苛求檔次的背後,往往是虛榮心作怪,刻意為為自己貼上一個「高大上」的標籤,以塑造自己的高貴形象。

現代科技的發展、金融服務的便利,為中年女人追求表面上的奢靡創造了便利的條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使他們可以突破家庭收入的限制,以透支消費、提前消費的形式,滿足其奢華消費慾望。

透支也罷,分期支付也罷,錢總是要還的,她們的奢侈消費,成功把一家人辦成了「卡奴」。

貪求虛榮、脫離現實的奢華生活,是以過度消費為代價的,這種不考慮實際需求和自身能力的盲目消費,勢必給家庭帶來經濟風險,消費的快感也會很快被沉重的經濟壓力取代。所以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才能保證生活的平穩和安寧

3. 忽視精神需求,排斥現代化的消費模式

一些中年女人消費理念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她們對消費概念的理解,還是僅限於衣食住行這些物質消費層面上,對健身、旅遊、醫療等高質量的享受型精神消費缺乏瞭解和關注,認為是浪費錢財,不捨得投入,體會不到現代消費的樂趣和魅力。

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家庭經濟收入達到一定水準,傳統消費必然會被現代消費所取代,通過熱情擁抱新時代生活,更好地體驗現代生活的便利與舒適,分享到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紅利」,生活才會變得多姿多彩,富有情趣。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