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與隔閡的產生,大多源於「立場」不同:水準越高的人,看不慣的事越少,心胸小的人,看什麼都不順眼

2021-09-08     司馬懿     反饋

不知原諒什麼,誠覺世事皆可原諒。

楊絳先生在《走到人生邊上》裡寫過一句話:

「醜人照鏡子,總看不到自己多醜,只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美。」

人們所看到的世界,其實是自己內心世界的投射。

覺得自己是最好的,看哪兒都是優點。

覺得別人都有問題,怎麼看都不順眼。

然而真正有水準的人,從來不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水準越高,看不慣的事就越少。

01

心胸小的人,看什麼都不順眼。

知乎上曾有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對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會產生「看不慣」的心理?

有個高贊回答說,那是人性中最醜陋的那一部分在作怪。

楊絳先生筆下有一篇《鏡中人》,講的是她家老媽子郭氏的故事。

這位老媽子長得極醜,卻經常自視甚高,還尤其喜歡對別人的長相評頭論足。

有一次,她當著楊絳先生的面說起一位高幹夫人:

「一雙爛桃眼,兩塊高顴骨,夾著個小鼻子,一雙小腳,走路扭搭扭搭......」

楊絳先生心想,「這不正是你自己嗎?」

有句話說得很好, 天上的繁星數得清,自己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

一個人總是心懷惡意的揣測,言辭尖酸,恰恰說明他的修為不夠。

就像網上流傳的那段話所說:

「自以為是的人,會處處挑剔別人;心胸狹隘的人,喜歡斤斤計較;目光短淺的人,喜歡苛責別人;高高在上的人,往往咄咄逼人。」

見心知性,所謂的優越感,不是來自容貌、身材、知識、地位,它只來自缺乏見識和悲憫。

境界高的人不會大肆對別人做價值評判,把自己的狹隘的思想映射在他人身上。

更不會強求別人遵循自己的標準,而是懂得反躬自省,凡事包容體諒。

02

境界高的人,懂得換位思考。

曾看過這麼一個故事。

有位老人整日愁眉苦臉,對鄰居抱怨說自己的兒子娶了個懶媳婦。

「我那個兒媳婦啊,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什麼家務都不幹,還要我兒子把東西送到她房間去吃,真是太過分了。」

鄰居反問道,那你的女兒嫁得還不錯吧?

這位老人立即喜笑顏開,「她過得很幸福的,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什麼家務都不幹,女婿還會把東西送到她房間去吃......」

發現沒有,同樣的一件事,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會給人造成完全相反的感受。

說到底,很多偏見與隔閡的產生,往往源於我們所處的立場不同。

人人都傾向於從利己的角度去思考事情,所以看什麼都不順眼。

但只有站在別人的立場去看待問題,才體現一個人的悲憫和教養。

上面提到的老媽子郭氏,依舊是那副醜樣子,依舊是優越感爆棚,還總是背地剋扣楊絳家的伙食費。

可在楊絳眼裡,她雖粗鄙淺薄,卻也尤為可憐。

郭氏的丈夫是軍官學校畢業的,當時還是郭氏娘家出的贊助。

然而丈夫卻在婚後三個星期就出軌了,畢業高就後,轉臉就與她離婚。

郭氏的兒子在地質勘探隊工作,可每每來信,都只是跟她要錢。

這位處處斤斤計較的老媽子,每次寄給兒子的錢,都是自己好幾個月的工資。

知曉這些事情後,楊絳便對她少了怨懟。

郭氏後來一直在楊絳家服務了11年才離開,足以見楊絳先生心胸之寬廣。

人的層次越高,越是能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考慮問題,給人以溫柔和包容。

就如木心老先生所說, 「不知原諒什麼,誠覺世事皆可原諒。」

很多時候咄咄逼人的強勢背後,其實是少了一份換位思考的體諒,和推己及人的慈悲。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我們更無法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人生。

多一份將心比心,修養就上升一個高度;

多一份換位思考,心胸就開拓一份寬度。

當你心胸大了,自然看什麼都順眼了。

03

格局越大,越能尊重不同。

有句話說得很好,理解別人是涵養,尊重不同是境界。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也不會有完全一樣的人生。

總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去綁架別人,恰恰暴露了自己內心的狹隘。

眼界越寬的人,越能包容別人的不同。

世人都說楊絳夫婦情投意合,是神仙眷侶的典範。

他們都愛讀書是真,但處世方式卻完全不同。

錢鐘書有著才子的傲氣和呆傻,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初到牛津時,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個門牙。

平日裡說話也是直言直語,得罪過不少人。

換做旁人,難免看不慣這些幼稚的行為,抱怨自己所託非人。

可這些楊絳先生都一一擔下了。

因為她深知錢鐘書雖在生活中顯得愚笨、迂腐,在文學上卻有驚人的才華。

於是她心甘情願幫丈夫處理各種工作事務,錢鐘書潛心創作《圍城》時,經濟來源少了許多,楊絳便辭去幫傭,自己將生活瑣事一併撿起。

她的這份擔當,保護了錢鐘書旺盛的創作欲和才氣。

楊絳之所以被讚譽為「最才的女,最賢的妻」,大抵與她的大格局不無關係。

1/2
下一頁